海外市場開發與持續運營,一直是部分家居企業的重要舞臺。
部分公司憑借海外渠道,覆蓋幾十個到上百個國家和地區,每年收獲十億級甚至數十億的銷售額,占總營收的比例超過30%甚至80%。
憑借海外市場的繁榮,一些公司甚至成功上市,或者做成細分行業里的龍頭。
例如家具行業的永藝、恒林、夢百合、顧家家居、致歐家居、曲美等;建材行業里的愛麗家居、海象新材、天振等。
據大材研究的梳理,綜合來看,此前的海外運營,重要渠道分線上與線下,線上集中在亞馬遜、eBay、Shopee、Walmart、Wayfair等。部分平臺在不同國家設有分站,企業可以開對應的店面。
有些公司會同時布局多家電商平臺,經營多個市場。
線下則集中在家得寶、勞氏等連鎖建材家居賣場,以及各種分銷商、零售商渠道,例如PVC地板的海外渠道里,就涉及SUNSHINE、地板貿易商VERTEX、ORNBACH等。
夢百合的公開資料顯示,其產品已累計銷往110個國家和地區,全球擁有超1萬個銷售終端,其海外渠道布局就比較多元,例如收購西班牙品牌,在當地增加門店;收購美國連鎖零售商,獲得幾十家門店。
當然,考慮到還有大量做出口的家居建材企業,整個業務規模是非常龐大的。
以2023年的海關數據作為參考,前11個月里,中國家具及其零件出口額為4032.2億元,同比下降1.7%;陶瓷產品出口額為1644.3億元,同比下降11.5%;燈具、照明裝置及其零件出口額為2676.9億元,同比下降0.1%。
雖說有所下降,但三大品類8000多億元的總量,無疑是相當可觀的,撐起了國內數以萬計的各類工廠與商家。
除了向海外出口產品,近年來越漸常見的現象是,多個有實力的家居企業在海外建廠,實現本地化運營,或者以某個國家的工廠為核心,滿足周邊區域的送貨交付需求。
此外,大材研究注意到,上述海外業務模式之外,還有一些新的出?,F象正在增加:
(1)在國外發展經銷商,陸續開出多家門店,相當于是將國內的經銷商模式復制到了國外。
(2)跟國外合作伙伴聯手,輸出商業模式,然后從中獲益。
(3)組建供應鏈平臺與供應鏈聯盟,向海外項目輸出產品。也是把國內的第三方集采模式向國外延伸。
以下就是2022年以來發生的一些海外業務拓展案例,包括尚品宅配、九牧、采筑、志邦家居等四大公司。
他們的探索,或許值得我們保持關注,一旦模式跑通,有可能對我們擴大海外業務規模、提升海外市場競爭力,并且在其他國家打響本國品牌帶來更多啟發。
志邦家居:2022年以來,已連續在曼谷、新加坡等區域開設門店。
據志邦家居的公開資料,2022年初的時候,其海外9S展廳在曼谷Crystal Design Center開業,成為志邦家居全球化戰略的重要舉措。
曼谷Crystal Design Center是泰國有名的家居時尚設計中心,志邦入駐后,主營高端系列產品,包括科爾馬廚柜、阿曼尼廚柜、摩登系列廚柜及全屋定制等。
根據計劃,志邦在曼谷還會有3家門店相繼開業,并已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緬甸、馬爾代夫等國家的首都城市相繼完成招商,將逐漸輻射其他二三線城市。
到2023年中期的時候,據公開信息,經過近一年時間籌備布局,東南亞規模最大的志邦旗艦店在新加坡開業,約百名設計師到場。
該店位于12 Kallang Way,上下兩層展廳超1400平方米,可實現廚、衣、木、成一站購齊,實現套系化產品陳設,一體化風格設計,一站式交付保障。
一項公開介紹是,志邦家居不僅在泰國曼谷、新加坡開店,其海外零售終端已落地柬埔寨、菲律賓、馬爾代夫、緬甸、馬來西亞、印尼西亞等區域的多個城市。
對海外市場的重視,志邦早有部署,2014年開始,志邦就連續出擊,參加拉斯維加斯IBS展會、悉尼Design Build展會、迪拜Big5展會等,拿到卡塔爾瑰麗酒店、澳大利亞麗思卡爾頓等配套項目,產品銷往澳洲、美國、中東等。
2022年以來的持續開店,意味著志邦對海外市場的布局方式已有擴展,從工程整裝延伸到零售加盟領域。
與此同時,志邦已持續展開海外的廣告推廣,為業務助陣,例如登陸紐約時代廣場,投放大屏廣告,保持8年實施同樣的舉措。
九牧:海外動作稱得上相當頻繁,多處的公開資料均提到,九牧在全球開拓了30多萬個銷售網點,產品銷往120多個國家和地區。
發展經銷商、開設大型終端等做法,近兩年持續展開,成為九牧開發海外市場的一大抓手。
2023年時,位于非洲安哥拉首都羅安達的九牧旗艦店開業。
九牧安哥拉市場深度合作企業聯森集團董事長楊春、安哥拉中國總商會會長裴文華、福建總商會會長翁林祥作為特邀嘉賓為九牧安哥拉旗艦店開業進行剪彩。
這家旗艦展廳里,九牧提供了智能產品、浴室柜、淋浴房、淋浴器、智能廚衛設備、浴缸等多個品類的產品,并考慮到當地節水需求,重點提供更環保節水的衛浴方案。
該店的亮相,屬于九牧的又一次探索。
據九牧的公開資料,此前,九牧經營非洲市場已超七年,成功進駐多個國家標志性商用項目,例如成為埃及新首都中央商務區的中國潔具供應商;為馬達加斯加國家體育館、國家商務部援突尼斯醫院、博茨瓦納·卡尊古拉小學等商用工程項目提供衛浴產品等。
同樣是2023年,九牧馬來西亞檳城官方旗艦店開業,位于馬來西亞北部核心商業區VERVEA,毗鄰宜家峇都加灣和Klippa購物中心,交通便利。
體驗門店分為上下兩層,展示面積超160㎡。一樓展示九牧智能馬桶、水龍頭、淋浴器等全系列產品。二樓打造五大浴室空間。
自2016年九牧進入馬來西亞以來,九牧已為馬來西亞亞昕喜來城等地標建筑提供了全套衛浴設備與配件。
據九牧廚衛官微提到,未來,九牧將繼續深耕馬來西亞市場,不斷擴大在東南亞地區的范圍影響,加快品牌全球化戰略步伐,引領中國衛浴品牌成功出海。
更近的一則信息是,九牧越南經銷商大會在泉州南安舉行。
九牧集團執行總裁林友色、九牧集團市場副總裁周量等高管,與來自越南的50多位合作伙伴齊聚一堂,分享九牧越南2024年市場布局、戰略合作機會,及越南產品策略、營銷策略、越南店型標準等。
林友色表示,今年是九牧集團大力拓展海外市場的關鍵一年,而越南作為增長勢頭強勁的新興市場,是九牧最重要的戰略市場之一。
九牧集團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通過在渠道、產品、組織、營銷和服務等方面的資源投入,更好地滿足經銷商、合作伙伴和當地消費者的需求。
此外,該公司市場中心負責人、國際品牌銷售中心負責人、顏值設計中心負責人,分別就2024年九牧集團在越南的市場布局、銷售策略、產品定位,以及門店店型升級計劃等進行全面分析,并表示要全力支持越南經銷商業務的發展,共同把九牧在越南的衛浴市場做大做強做優。
尚品宅配:所走的出海之路又有區別,在2023年的公開信息里,尚品宅配曾官宣,與緬甸家具公司Sweety Home簽約達成深度合作,將攜手開拓緬甸定制家居新市場。
Sweety Home在首都仰光新建一座12層購物中心,并將其中一層規劃為與尚品宅配集團合作的定制家居展廳。
當時,該公司團隊曾到訪尚品宅配總部,開展為期6天的商務會議和設計、生產培訓;并選定近10款新品系列,將在尚品宅配的技術支持下,實現在當地設計、銷售、生產全屋定制家具。
一個細節是,Sweety Home團隊的設計師,還接受了從量尺、設計到下單的全流程培訓。
對于這種出海模式的進展,近來曾陸續有相關成果發布。
例如藍鯨財經的一篇文章里曾提到,2017年時,尚品宅配與泰國知名家居企業Index Living Mall合作首個海外產業模式輸出項目,將“互聯網+家具制造”的商業模型復制到泰國曼谷。
而到12月時,大材研究注意到,有投資者提問稱,近年來,各家居頭部企業“出海”進度不斷加速,公司有這方面的布局嗎?
尚品宅配回復中表示,尚品宅配將全屋家具定制產業模式對海外輸出,包括VI/SI、設計與銷售、產品研發、生產線改造、送貨安裝全流程的商業模式。同時,憑借自身較強的供應鏈管理能力,將供應鏈體系延伸到海外,向海外合作客戶輸出定制家具生產所需原材料、設備,并為海外客戶提供泛家居各類配套供應。
回復中還提到,目前該技術已成功輸出到泰國、印度、印度尼西亞、新加坡、美國、津巴布韋、菲律賓、緬甸等國家。
采筑:8月的一場發布會上,采筑宣布其國際業務的拓展計劃和國際建材聯盟(IBMA)的成立。
“采筑國際建材聯盟”成立儀式上,大會為23家首批成員單位授牌。
大材研究注意到,國內一些品牌也公布了信息,例如東方雨虹、凱倫股份、亞士、馬可波羅控股、民興電纜等,都提到了成為首批成員單位。
這又是一種面向海外市場的業務開拓探索,有價值的探索。
該聯盟由具備際經驗和服務能力的優質供應商和合作伙伴組成,旨在以有競爭力的價格為國際客戶提供高質量的產品和解決方案。
為確保供應商資質符合客戶的質量要求,采筑還與TUV等認證和檢測機構合作,進一步保障產品符合當地進口質量認證的要求。
從2021年開始,采筑就已經著手國際供應鏈構建,并開展國際業務,目標是東南亞、北美、澳大利亞和中東等市場。
顯示來源為“東方網”的一篇文章里介紹,針對國際業務,采筑制定了三階段計劃:
2021到2023年,專注建筑材料供應鏈的整合,現有1100多家出口商加入了IBMA,并在東南亞、、中東、北美和澳大利亞等市場建立合作伙伴關系。
2023到2025年,計劃將更多中國建材品牌引入國際市場,并在咨詢、設計、材料和安裝在內的B2B一站式供應鏈解決方案上進行合作,發展成為從事建材跨境電子商務平臺。
2025到2028年,采筑計劃協助中國建材品牌獲得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增長。
如果該計劃得到落實,意味著中國家居建材出海之戰,又多了一條寬闊的道路。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采筑已建立8400多家建筑材料供應商網絡,2600多家企業客戶,2017年以來累計GMV超1.2萬億元。
大材研究認為,當國內市場漸趨飽和,或者說競爭過度激烈之后,把目光投向國際市場,尋找新的機會,無疑是國內企業的一大出路,需要企業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借助專業平臺的力量。
編輯: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