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跨境出海”成為家居行業熱詞之一。印度、東南亞等市場成為企業拓展海外業務的新方向,市場潛力和發展空間被看好;居然之家、志邦家居、索菲亞等多個企業在海外開設大型零售店;還有企業發力構建海外倉儲物流體系。
2023年12月,顧家家居在印度孟買開設了第一家標桿店;今年1月,金牌家居宣布擬投資不超7億元建設泰國(羅勇府)生產基地;今年2月,志邦品牌專賣店在印度尼西亞、科威特兩國相繼開業;今年3月,居然之家在柬埔寨首都金邊的門店正式開業。
據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中國家具及其零件出口1685.5億元,同比大增20.4%;4月,家具及其零件出口額為444.4億元,環比上漲12.6%。
1-4月,燈具、照明裝置及其零件出口942.7億元,同比增長8.9%;4月,燈具、照明裝置及其零件為247.7億元,環比上漲12.6%。
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會長秦占學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稱,“內卷”的建材家居行業想要“釋卷”就必須“走出去”。目前我們處在產品“走出去”的階段,距離供應鏈“走出去”還需時間。對已經出海的建材家居企業而言,在海外要協同前進,爭取樹立起高端產品的形象。
加速布局海外市場
今年以來,隨著海外房地產市場需求持續釋放,中國家居家裝企業加速“出海”開拓增量市場,嘗試通過多種形式更好地吸引海外潛在客戶、擴大品牌影響力。
今年3月,居然之家在柬埔寨首都金邊的門店正式開業。公開資料顯示,這家門店建筑面積近4萬平方米,入駐率接近100%,吸引了多家中國知名家居品牌入駐。
居然之家方面表示,計劃在未來3到5年內,逐步完成對東盟各國的戰略布局,即以柬埔寨為起點,重點關注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家,計劃籌建10個以上的居然之家商業中心,將居然之家打造成為東南亞地區首屈一指的國際家居品牌,“國際化”將成為公司未來成長的重要引擎。
6月4日,在首屆中國家居國際化高質量發展(新加坡)論壇上,居然之家董事長兼CEO汪林朋表示,在當前中國對外開放日益深入、“一帶一路”倡議持續推進的背景下,家居企業正迎來海外發展的新機遇。
2023年11月,志邦家居在泰國曼谷完成全球戰略發布會,意味著公司將重點開拓海外新興市場。公司自2014年開始做海外業務,一直以來是以B端業務為主,主要集中在美洲和澳洲等地區。
未來,公司將重點開拓以C端業務為主的東南亞新興市場。此外,公司已經積累了多年海外業務經驗,有相對成熟的海外供應鏈、海外產品體系、海外業務團隊,將抓住新興市場機會,積極開拓海外市場,建立海外定制產品口碑,培育海外業務和加盟商團隊。隨著海外C端業務逐步在東南亞市場打開,海外業務規模將會逐步提升,在規模效應的帶動下毛利率水平也將得到逐步改善。
顧家家居、索菲亞、左右家居等企業也在積極拓展印度和東南亞市場,在當地開設門店。2023年12月,顧家家居在印度孟買開設了第一家標桿店,其“大店”模式提供一體化整家解決方案,滿足一站式購物需求。
此外,顧家家居還在東南亞多國建立銷售網絡,推動品牌國際化。今年1月12日,索菲亞在越南胡志明市的高端定制體驗館開業;2月25日,左右家居旗下海外品牌The WE Story亞洲首店在印度孟買開業。
今年1月,金牌家居宣布擬投資不超7億元建設泰國(羅勇府)生產基地。金牌家居董事長溫建懷在業績會上表示,近年來公司高度重視海外市場的拓展,國際化已成為公司發展戰略之一。
當前,公司針對海外區域市場差異,確定了差異化的業務發展模式。在生產交付方面,公司將以泰國制造基地為核心,并以區域市場設立衛星工廠,實現大貨由泰國基地供應,控制生產成本。
小貨通過屬地化的衛星工廠保障,以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和響應時效,提升屬地化服務能力,更好地構筑本土供應鏈和海外市場供產銷的一體化循環。
多個企業“出海”成績亮眼
目前,已有不少家居企業交出了亮眼的“出海”成績單。2023年,志邦家居海外業務完成約1.5億元,收入同比增長31.86%;毛利率18.2%,同比增長6.14個百分點。
2023年,金牌家居海外業務實現營業收入2.74億元,同比增長16.92%;2024年一季度海外業務實現收入8144萬元,同比增長68.23%。
2023年6月,跨境電商公司致歐科技在深交所上市,成為河南首家跨境電商上市企業。致歐科技通過亞馬遜、eBay等平臺將家具、庭院布置、寵物用品等家居產品賣往歐美、日本等市場。
業績報告顯示,2023年致歐科技實現營業收入60.74億元,同比增長11.3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13億元,同比增長65.08%。2023年,歐洲地區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1.64%,占比提升至62.31%,增幅達到了5.32個百分點。
企業“出海”背后是強有力的政策支持。近年來,中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鼓勵企業“走出去”,包括稅收優惠、資金支持等,為家居企業的國際化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尚品宅配集團董事長李連柱提交了關于建立中小企業海外拓展服務機構的提案。李連柱在提案中建議,要加強中小企業海外拓展服務的組織引導。
一是組建中小企業海外拓展服務機構。建議由商務部牽頭,協同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全國工商聯等相關單位共同組建,其主要職能是從國家層面支持中小企業海外拓展,服務中小企業在海外的貿易與投資,幫助企業更好穩定在國際產業鏈中的地位,提高國際競爭力。
二是逐步拓展服務覆蓋面,建議先在北京設立國內服務機構總部,同步設立國內分支機構,制定組織架構編制等,并逐步在有貿易往來的主要國家和地區設立海外辦事處。
供應鏈“走出去”還需時間
對于家居企業的“出海”熱,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會長秦占學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稱,建材家居行業目前“內卷”厲害,要“釋卷”就必須“走出去”,不“走出去”就會“走出局”。“
目前國內建材家居‘走出去’,大多數還是處在產品‘走出去’的階段,正在向品牌‘走出去’過渡,而供應鏈‘走出去’還要有一定的時間。建材家居企業在海外盡量減少單兵作戰,協同前進,會取得更好的效果。同時,不要在海外自相殘殺,打價格戰。此外,要樹立起高端產品的形象。”
據介紹,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正在帶領建材家居企業布局“海外倉”的建設,一旦建成,將成為中國企業供應鏈“出海急先鋒”。協會“海外倉”布局第一階段重點放在了東盟、中東和非洲。
就在今年5月29日,“2024越南(河內)國際建材、建材裝飾及家居展覽會”在越南首都河內市開幕,這不僅是一個展示最新建筑材料和技術的平臺,更是中越兩國建材行業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也為兩國之間的經貿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秦占學也在這次展會上提到,在國家相關政策的支持下,中國的建筑材料與家居行業不斷轉型升級,生產出了更多的、消費者喜聞樂見的高質量產品。這些產品不但能夠滿足中國消費者的需求,還能夠為越南的建設、東盟的建設、乃至中國倡議的“一帶一路”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