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對家居行業來說,過去的2022年是在不確定中發展的一年。中國建材流通協會行業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規模以上建材家居賣場累計銷售額達到11610.76億元,同比僅下跌1.39%,展現出強大的發展韌性。
回首2022年,家居行業已呈上市公司百家爭鳴之勢。這一年,面對加劇的行業競爭和難測的市場變化,家居上市企業的故事依舊精彩:有的披荊斬棘,沖破傳統商業模式發現新商機;有的卸下包袱,回歸主業迎來發展的第二春;有的借力打力,通過“買買買”增強自身實力;還有的在向資本市場發起沖擊的道路上,步履蹣跚、步步為營。
展望2023年,家居行業又將迎來哪些新的變化?北京商報家居融媒體特發布“2023年家居財經十大關鍵詞”,洞察家居行業現狀和發展趨勢,警醒家居行業該以什么樣的方式、作為和心態面對未來。
【關鍵詞一:智能】
據不完全統計,在2022年中,上市成功的家居企業有17家,其中有6家企業主營業務涉獵智能家居,包括箭牌家居、雷特科技、螢石網絡、瑞德智能、必易微和燦瑞科技。2023年,“智能”或將成為家居企業IPO的新法寶。
以箭牌家居和螢石網絡為例,箭牌家居于2022年10月26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募集資金凈額約為11.56億元,其中5.5億元將用于智能家居相關項目,占募資凈額比例達47.58%,成為最大的投資方向。而螢石網絡在2022年12月28日正式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擬募集資金凈額為31.21億元,在投資的四個項目中全部圍繞主營業務智能家居產品進行使用。
除了箭牌家居與螢石網絡外,凱迪仕、美智光電等家居企業都在招股書募資方向中濃墨重彩地提到了智能家居,在2022年中,沖擊IPO的家居企業超過了20家,其中凱迪仕、美智光電等多家企業涉獵智能家居領域,而這一年中,華為、聯想、蘋果等外來者相繼入局,這也意味著未來或有更多家居企業涌向智能領域。
【關鍵詞二:數字化】
近年來,家居行業向數字化方向轉型升級,各類家裝、家居數字化平臺、App產品頻頻面世。居然之家的“洞窩”、金牌廚柜“小橙店”、“圣象社區”小程序、東易日盛的“數裝”等相繼迸發,2023年或將迎來一次大爆發。
作為居然之家發力數字化轉型的明星產品,“洞窩”自上線以來一直保持高速增長,截至2022年11月底,洞窩App吸引了超120家非居然賣場和近1.8萬家非居然商家進駐并實現商業化。自2021年6月上線到2023年1月30日,洞窩App累計注冊用戶超過1300萬人,覆蓋138個城市以及超340家賣場,店鋪數近5.2萬家,去重商品數量超120萬件,GMV突破360億元。
除“洞窩”外,許多家居企業向數字化又探出一步。2022年4月,尚品宅配上線潮牌家居店“小橙店”;2022年上半年,圣象集團通過自主開發的“圣象社區”小程序,對2316家線上門店、684家聯盟線上門店、6800多名銷售精英實現了數字化全覆蓋;2022年8月,東易日盛升級數裝旗艦店,在店內可以看設計、看工藝、看工地、選產品、找靈感、挑風格,參與家的設計,形成獨有的4D立體家裝體驗,消費者可以實現同步漫游、實時設計、同步報價。
【關鍵詞三:高定】
隨著高定家居成為家居行業新風口,威法家居、瑪格家居、圖森定制三家高定家居企業先后沖擊IPO,誰會成為高定家居第一股,引發家居行業人士的關注。
2022年12月19日,中國證監會官網發布了圖森定制啟動A股上市輔導的信息。2022年7月,瑪格家居更新了招股書,欲二度沖刺IPO。此前,在2021年的 10月29日,威法家居也公布了IPO上市計劃,在廣東證監局辦理了輔導備案登記。據企業官網顯示,威法家居、瑪格家居、圖森定制三家的主營業務均以高端定制為主。
值得關注的是,歐派家居、索菲亞、皮阿諾、金牌廚柜、志邦家居、頂固集創等定制家居上市巨頭們正以收購或自研的方式也在搶占高定家居賽道。究竟鹿死誰手,尚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圍繞高定的競爭將更加激烈。
【關鍵詞四:整裝】
近年來,隨著消費升級,整裝模式盛行,一時成為眾家必爭之地。家居、定制、房地產、互聯網等強勢跨界整裝賽道。
2022年11月27日,鳳凰家裝首店在長沙開業,碧桂園吹響了進軍實體家裝市場的號角;貝殼早在2020年就推出全新家居服務平臺“被窩”家裝,并在2021年7月以80億元全資收購圣都家裝。
相比房企巨頭的大張旗鼓入局,定制家居巨頭在家裝賽道的布局相對謹慎。歐派家居在2018年正式進軍整裝大家居,2022年10月底至11月初,其 “定制裝修一體化”門店在成都和上海陸續開業。尚品宅配在2017年依托BIM整裝模式,成立整裝品牌“圣誕鳥整裝”;金牌廚柜在2018年成立桔家云整裝;索菲亞在2019年攜手格力推進整裝。截至2022年12月,九大定制家居上市巨頭中,已經有六家涉足整裝。
只不過,要跨界勢必得大投入,也意味著有風險。被看上的整裝這塊大蛋糕,究竟是一樁好買賣,還是一個大陷阱,值得行業深思。
【關鍵詞五:種草】
推薦好貨以誘人購買的行為,俗稱“種草”。2020年,重度依賴線下的家居行業撲向了直播風口,從艱難自救到現在的常態化,董事長親自下場直播、總裁成為“帶貨網紅”的現象屢見不鮮。家居行業通過直播助力廠家、商戶、經銷商賣貨的同時,越來越多的企業借助個人IP、網紅主播等方式,在淘寶、抖音、快手、視頻號、小紅書等渠道,向消費者種草。
2022年11月2日,居然之家董事長汪林朋的個人IP“老汪來了”第三次直播收獲超686萬人次觀看,同比增加188%;直播間訂單量突破5.9萬筆,同比增加168%。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雙11”,第五次攜手阿里的居然之家,已經有了“洞窩”平臺的加持;2022年“雙11”,紅星美凱龍推出工程避坑等特色主題直播,通過線上蓄客的形式實現成交額的大幅增長,紅星美凱龍互聯網直播中心將孵化和培訓商戶和金牌導購,建立線上線下一體化直播運營能力,同時遴選優秀品牌和產品進入直播間,賦能品牌高效實現流量和聲量的觸達與轉化;富森美在2022年10月29日-11月20日,開啟了“頭號玩家-富森美11.11粉絲節”的活動,也開通了好物推薦館的抖音直播間。
【關鍵詞六:千億】
在家居上市企業中,突破千億市值的企業鳳毛麟角,東方雨虹、公牛集團和歐派家居都曾達到千億市值,如今又都跌了下來。截至2023年1月30日收盤,東方雨虹市值約934億元,公牛集團市值約910.21億元,歐派家居市值約766億元。這三家或成為2023年最有望重回千億市值的家居企業。
東方雨虹在2008年登陸A股,上市首日市值僅為10.55億元,到2021年1月6日首次突破1000億元,相當于漲幅100倍,被投資者稱為“防水茅”。
公牛集團在2020年登陸A股,上市僅10天市值便突破千億元,被投資者稱為“插座茅”。
歐派家居在2017年登陸A股,2021年3月市值歷史性地突破了1000億元大關,是定制家居龍頭,也是最能賺錢的定制家居企業。上市以來,歐派家居每年歸母凈利潤一直保持10%以上的增速。2023年1月16日,歐派家居發布業績預增公告稱,預計2022年度實現營業收入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約10.22億-30.6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15%;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約0萬元到1.33億元,同比增長0%到5%。
東方雨虹、公牛集團和歐派家居在業績持續向好的情況下,距離重回千億市值或許不會太遙遠。
【關鍵詞七:百億】
家居家裝行業有超過4萬億市場規模,但是突破百億營收的企業屈指可數。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100余家上市家居企業的年報披露,跨過百億大關的有十余家,僅占不到1/10。達到百億營收,對企業來說是一個大坎,意味著在各個方面擁有更強的能力,隨著百億營收的家居企業越來越多,強者恒強的“馬太效應”也會更加明顯。
根據2021年財報,東方雨虹營收約319.34億元、北新建材營收約210.86億元、歐派家居營收約204.42億元、顧家家居營收約183.42億元、紅星美凱龍營收約155.13億元、敏華控股營收約164.34億港元(約141.67億元)、居然之家營收約130.71億元、公牛集團營收約123.85億元、三棵樹營收約114.29億元、索菲亞營收約104.07億元、老板電器營收約101.48億元等。
具體來看各上市家居企業達到百億營收的時間,2017年,北新建材、紅星美凱龍與東方雨虹分別以111.64億元、109.60億元與102.93億元突破百億大關;2018年,歐派家居以115.09億元營收加入百億陣營;2019年,顧家家居與公牛集團的營收分別達到110.94億元與100.40億元;2021年,居然之家、三棵樹、索菲亞、老板電器也加入百億陣營。
隨著政策放開,家居消費回暖,相信百億營收的家居企業將會越來越多。
【關鍵詞八:換血】
在剛剛過去的2022年中,家居高管變動頻繁。2022年家居高管職位變動的共有185位,涉及159位高管辭任、26位高層換防。2022年末至2023年初,上市企業或正沖擊上市企業再迎職業經理人離職潮。
據不完全統計,自2022年11月以來,喜臨門副總裁許丹艷、夢天家居副總經理屈凡軍、詩尼曼執行總裁黃偉國等超50位家居人事變動。2023年初,百得勝家居執行總裁楊冬、皇派營銷中心總經理邱文勝、圣象地板(句容)總經理陳建軍等多位家居高管陸續宣布離職。
當家居行業處在從增量時代到存量時代的變革期,在業績下滑的壓力下,職業經理人離開是正常現象,一方面有利于企業注入新鮮血液,另一方面有助于行業人才的流動,這對于家居行業規范化管理體系的建設未嘗不是好事。
【關鍵詞九:收購】
2022年,“收購”這個詞在上市家居公告中出現的頻次越來越多。2022年8月13日,佛山照明發布公告稱,佛山照明控股子公司國星光電以2.69億元收購風華高科持有的風華芯電99.87695%股權;2022年12月22日,嚴永強、陳新榮轉讓得爾美衛浴8%股權,金牌廚柜接盤;2022年12月26日,東易日盛擬以2987.96萬元收購盛可居83.23%股權,交易完成后,將持有盛可居100%股權,盛可居將納入公司合并報表范圍。
比起自建工廠,通過收購的方式進行擴張,豐富產品線,是一筆更合算的買賣。隨著上市家居企業實力的增強,開啟“買買買”的收購模式將會越來越常見。
【關鍵詞十:出售】
2023年,家居行業第一個大新聞就上演了“A吃A”的戲碼。1月30日,紅星美凱龍發布公告稱,在建發股份購股、阿里換股完成后,公司實控人將變更為廈門市國資委,控股股東將變更為建發股份。
2022年以來,顧家家居出售璽堡、好萊客剝離千川木門、奧普家居出售海興電力、悅心健康擬終止負離子健康材料業務等,多家上市家居企業開啟了瘦身大法。
上市企業出售或者終止“營養不良”業務,是量力而行,也是穩健發展之道。一方面,有助于優化資產,規避風險,另一方面補充流動資金,對于企業未來發展是利好的表現。
北京商報記者 孔文燮 劉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