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上游地產行業成交下滑等因素影響,下游的家居行業迎來了不小的挑戰。
宜家中國資訊中心近日發布信息說明稱,決定自今年4月起不再保留貴陽線下顧客觸點,專注線上渠道,值得注意的是,這也是宜家首次在中國大陸范圍關閉線下門店。
事實上,不僅是宜家,國內眾多家居企業的處境同樣不容樂觀。
東方財富Choice金融終端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已經發布了2021年業績預告的32家家居板塊(按申萬行業分類)上市公司當中,預計報告期內實現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的有19家,占比59.37%,降幅超過100%的有9家。
按上述公司闡述的業績變動原因來看,原材料和能源價格持續上漲、海外運費上漲致客戶訂單減少以及計提應收款減值,成為了影響業績的主要因素。
中國家居/設計產業互聯網戰略專家王建國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家居行業在整個泛地產領域處于中下游,家居板塊上市公司經營業績不理想與上游的地產市場變化關系密切。
奶酪基金經理莊宏東補充表示,除了地產市場低迷這一重要原因以外,上游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也是家居企業成本項大幅增加導致盈利降低的一個重要原因,加之疫情影響之下,居民的消費能力和意愿雙雙下降,家居企業的營收造成了一些不利影響。
同時,記者在梳理家居板塊年報預告時注意到,上述19家公司給出的業績預告變動原因當中,由于上游地產客戶經營情況不佳,導致公司需要計提應收賬款減值的公司有9家。
對此,王建國認為,出現上述情況的家居企業,或與其戰略方向有關。越容易涉及大宗采購或工程采購的公司,客戶和應收賬款越集中,往往一單應收賬款的額度也會更大,這也屬于行業當中比較普遍的財務隱患,與家居企業的戰略性風險有關。
“反觀一些大宗采購占比較低家居品牌,以toC(零售)業務為主,這些品牌每一單的款項較小,涉及的范圍寬、渠道多,雖然經營起來更辛苦,但是回報會相對穩定,不會因為幾個大客戶出現狀況而加劇自身經營風險,企業的財務風險也會偏小。”王建國說。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3月7日收盤,A股市場家居用品板塊指數(801142.SWI)年內已累計下跌了11.72%,同期上證指數跌幅為7.33%。
對于家居板塊未來的投資價值,莊宏東表示,目前各地地產政策陸續放松,預期未來困境會逐步緩解,隨著地產悲觀預期的改善以及竣工數據的向好,家居板塊非常值得關注跟蹤。但同時也要注意,雖然地產預期改善,但是現實并不樂觀,今年一二月份地產銷售數據并不理想,需要密切跟蹤后續地產銷售的恢復增長情況,另外還需要密切關注企業的客戶列表里,是否存在風險比較大的客戶。
私募排排網研究主管劉有華對《證券日報》記者補充表示,家居板塊接下來有望迎來業績和估值的雙重修復機會,同時,家居行業的市場集中度正在不斷提升,利好品牌影響力較大的龍頭家居企業。
編輯20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