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前面二十多年的積累與洗牌,家居建材行業陸續孵化出眾多大商。
各個品類里基本都有3—10億規模的頭部大商;而億級規模的頸部腰部大商群體,或有數百家之多。
數千萬元級別的腰部及以下精英經銷商,更是數不勝數。
據大材研究的總結,這些大商,主要有四方面的共同特征:
一是大多起步比較早,2010年前后代理某些品牌的情況占較大比例,積累了10年左右的資源。
二是充滿強烈的進取意識,并敢于投入、擴大經營,進而做大了規模。
三是形成了一支比較穩定的核心團隊,進而支撐了業務的擴大。
四是所經營的品類趕上了樓市繁榮與消費大潮,市場空間不斷擴容,一批品牌得以走向強大,進而經銷商從中獲得了早期的紅利。
那么,未來數年里,還有哪些行業機會值得經銷商去挖掘?傳統的單品類經銷商,還有破局突圍的可能嗎?
新一撥大商將出現在哪些領域?對于經銷商來講,又該如何選擇賽道?
綜合2021年的中國建博會(廣州)上的多種變化,一些具備廣闊空間的機會正在到來。
智能家居可能是新大商的沃土
在智能技術的沖擊下,眾多傳統家居品類再一次升級換代。
包括智能鎖、智能馬桶、電動晾衣機、智能照明、掃地機器人、電動窗簾、智能浴鏡等,都是比較熱門的方向。
無論是B端走量,還是線上線下零售,近年來的銷售增長速度非常快。
在2021年的中國建博會(廣州)上,共設有2.1、3.1和4.1三個智能家居主題展館。并且大半個智能家居產業的主力品牌都到了現場,包括:
歐瑞博、TCL、螢石、凱迪仕、創米、涂鴉、小度、聯想、綠米、云米、Yeelight、飛利浦等近200家公司。
這種現象的發生,既體現出智能家居企業活躍在市場一線,注重借助全國性的大展平臺提升影響力、吸引全國客商的關注,也表明中國建博會(廣州)的影響力已成功滲透智能家居行業。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有影響力的智能家居品牌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產品與市場計劃,今年曬出了非常有吸引力的產品,同時發起全國招商,培育核心經銷商。
在各地開設體驗店,預計從中可能成長起一批有實力的經銷商。
多品類集成正在催生新的大商群體
一些供應鏈能力強大的公司,近年來全力打造多品類集成方案,提供廚房、書房、臥室、客廳等場景定制方案,實現小空間一站式服務或全屋拎包入住。
在工廠的推動下,多品類集成的大家居經銷商也在快速增加,開設大家居店。
第23屆中國建博會(廣州)上,不少重點企業就全力聚焦新業態、新產品的推廣與招商,大材研究曾推出中國建博會30大創新業態的清單,涉及:
全屋整裝、門墻柜一體化、全衛定制、新品牌、定制+成品+軟裝/家品、拎包入住、定制綜合店、供應鏈、一站式家居方案、裝配式陽臺、頂墻一體化、地墻一體化等。
這種多品類集成業務,確實能幫助經銷商提升客單價,并服務那些追求省心省事省力、希望一站式購齊的客戶。
但是,對廠家與經銷商的供應鏈、交付能力、資金能力等,都構成嚴峻考驗,必須量力而行。
一些做得比較成功的單品類經銷商,正在實施兩種轉型:
1、轉型多品類集成的一站式業務;
2、轉型多品類經營,往往代理多個品類,涉足多個品類,進一步做大規模與競爭優勢。
典型做法比如:同時經營陶瓷與定制家居;或者同時經營衛浴、地板、櫥柜等多個品類;或者同時布局木門、陶瓷、定制等品類。
門窗、軟裝、墻面材料等處于成長期的品類
目前大商縱橫的家居建材細分行業,集中在定制家居、衛浴、地板、陶瓷、家具等板塊,而在門窗、墻面材料、軟裝等領域,還有一定的提升空間。
以門窗行業為例,近年正在發生一系列新變化。從市場格局來看,至少有二三十家核心品牌,逐漸形成了一二梯隊,影響力明顯提升。
在第23屆中國建博會(廣州)上,門窗以主題展區的形式呈現,足見其重要性已引起重視,其中實力派選手至少有:
皇派、致尚、雷哲、墨瑟、頂固、圣堡羅、派雅、軒尼斯、富軒、新標、富雅、威亞森、帕萊德、博仕、沃倫、
軟裝產業的情況也在發生變化,比如一體化整體軟裝業務的成熟與滲透率提升,可能助推一些大商的出現。
在今年的中國建博會(廣州)上,整合硅藻泥、藝術涂料、窗簾、墻布/墻咔、基輔材等為一體的整體軟裝,成為頭部企業發力的核心業務。
在這些快速成長的產業中,一批實力品牌的出現,將助力部分經銷商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進而做大規模,向大商靠攏。
無論是零售業務的擴大,還是工程渠道的全力拓展,讓外界看到了門窗、軟裝等產業存在的廣闊想象空間,也讓經銷商看到了其中的商機。
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升的品類
一些明顯的市場現象已經出現,多個品類的市場集中度正在提升,比如定制家居、軟體、衛浴、地板、成品家具等領域。
大材研究認為,這種集中度至少體現在三方面:
一是品牌集中度,前10強或前20強的品牌正占領最核心的市場份額;
二是消費的集中度,更多消費者愿意選擇品牌知名度高、口碑好、服務好的品牌,而這樣的品牌只是極少數;
三是經銷商的集中度,在多個城市里,往往只有大品牌的經銷商才能活得更好,而一些中小品牌的經銷商往往經營困難。
在這些集中度提升的細分市場上,經銷商之間的交鋒將更加激烈,未來一個城市的訂單將更多被大商們占據,這將是競爭激烈的未來戰場。
中國建博會(廣州)所吸引了超17萬專業觀眾里,其中不乏大商到場,他們還在考察有潛力的市場,還在擴大品類、增加品牌,力圖在主營城市里鋪開新版圖。
不過,無論市場形勢如何變化,大材研究認為,一個大商的煉成,普遍都離不開三大條件,未來也將如此:
一是品類機會,行業本身的前景廣闊、體量較大,足夠支撐起一個龐大的舞臺,經銷商擁有足夠的用武之地與成長空間。而且最好要有一定的先發優勢,搶先在行業里立足,積累起快速奔跑的底氣。
二是品牌機會,跟潛力品牌達成合作,贏得廠家的積極支持,并且品牌本身快速崛起,能夠助推經銷商拓寬本地市場的客源、爭奪更大的市場份額,享受了品牌紅利。
三是能力機會,也就是經銷商自己的經營能力比較強,前期靠自己的業務開發能力,后期靠團隊的能力。但經銷商本身的眼界、分享精神、號召力、戰略能力、機制建設能力等,都將決定一家公司能走多遠。
編輯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