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家電行業普遍對雙11“完全無感”,但市場表現卻有點出乎意料。
10月20日開啟的雙11預售中,李佳琦和薇婭單日帶貨近200億,其中,大家電貢獻了1.91億,排名銷售榜單前五;京東家電4小時的下單用戶數同比去年預售首日上浮近40%……。整體來看,國產家電依舊唱主角,海爾、美的、格力、小天鵝等銷售額成倍增長,科技家電熱度延續,投影儀、清潔電器、按摩小家電整體預售情況良好。受此消息影響,上周五家電股迎來普漲。
那么,此前一直低迷的家電板塊,在第4季度會否借力雙11走出一波新行情?
市場增長乏力 家電股“跌跌不休”
2021年以來消費板塊遭遇重挫,整體市場走勢低迷,而家電股遙遙“領跌”。其中新寶股份、小熊電器年內股價“腰斬”,而美的集團、格力電器、蘇泊爾、九陽股份跌幅也超過30%。
家電股跌跌不休的背后,是行業不振,銷售疲軟的現狀。據相關統計,雖然今年上半年家電行業整體實現營收 6048.8億元,同比增長29.1%,但從終端銷售數據來看,上半年終端需求復蘇進度不及預期,呈現“量漲額降”的現象,尤其進入二季度后,家電市場明顯增長乏力,諸如空調、彩電等傳統類家電品類更是增長乏力。
曾經風光無限的家電產業,為何一蹶不振,成為“夕陽行業”?奧維云數據顯示,中國家電市場的零售額規模從2017年就開始下跌,已連跌3年,這背后有兩個原因,一是,人均家電擁有量飽和,二是房地產市場的回落。
中國家電保有量已超21億臺,超過了中國人口總數。而具體到不同品類的家電上,有數據顯示,中國每戶農村家庭有超過1臺彩電,冰箱與洗衣機則接近每戶1臺,城鎮家庭的數據要高出農村家庭近50%。
另一方面,從近5年的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可看出,2017年以后中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就幾乎維持在0增長,只有疫情影響導致2021年一季度同比增長較高。
加之去年以來的原材料價格上漲,使得處于困境中的家電品牌雪上加霜,企業毛利率承壓,整個家電市場陷于低谷。
家電能借雙11反彈嗎?
隨著雙11的開啟,家電市場會否回暖?對此,有關專家在接受封面記者采訪時表示,四季度的家電銷售“柳暗花明又一村“,值得期待。
專家分析,從大的宏觀層面看,中國經濟企穩回升,城鄉居民消費活躍度逐漸升高。根據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統計,今年前三季度消費品零售總額達31.8萬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6.4%。和2019年同期相比增長8%,兩年平均增長3.9%。
消費指數的升高,也刺激了家電銷售。工信部發布的家電行業經濟運行情況顯示,2021年1-8月,電冰箱產量5913.5萬臺,同比增長6.7%;家用空調和洗衣機產量分別同比增長15.6%和22.6%。全國家用電器行業營業收入11036.8億元,同比增長24.9%;利潤總額701.5億元,同比增長5.7%。顯然,從宏觀消費到家電消費,整體消費水平正穩步提升,產品結構升級帶動了消費新升級。
其次,從需求方面,雖然傳統家電銷量在2018年左右已觸頂,但現階段龐大的保有家電過了一定年限也要換新。另外,目前家電主要大宗原材料價格同比漲幅已回落,這都加速了家電銷售的復蘇。
資本市場同樣對家電行業寄予厚望。華西證券一位不愿透名的研究員告訴封面記者,家電行業受地產影響較大,這幾年出臺的相關政策對樓市有影響,致使家電增速放緩。但城鎮化率在繼續推進,家電還有上升空間;而且家電業整體現金流不錯,保障了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他認為,目前,家電板塊經過長時間的調整后,已進入超跌行業,有補漲需求,投資者可逢低布局。
編輯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