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美學博大精深,內涵極其豐富。宗白華發現,在中國古典美學中,雖然氣象萬千紛然雜陳,但有兩種美異常突出,那就是“初發芙蓉”和“錯彩鏤金”之美,兩者共同構成了中國古典美學的獨特面貌。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摘自謝靈運《登池上樓》,這兩句歷來都被視作“初發芙蓉”的美學典范。初發芙蓉是“南道”精神的結晶,道家美學追求“妙”,崇尚“寫意”、“神似”、“自然平淡”;初發芙蓉講求形象大于思想;想象重于概念;大巧若拙,言不盡意;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是謂“天地大美而不言”。
錯彩鏤金是“北儒”精神的結晶,儒家強調一種對立統一融通的“和”,崇尚“和諧”、“形似”、“雕飾”。是謂“性無偽則不能自美”。強調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在書法上可以比附歐陽詢的《九成宮》。在中國美學史上,初發芙蓉和錯彩鏤金兩者相輔相成,互為補充。
歐陽詢《九成宮》
中國古典美學的精神自覺直接影響了中國古典工藝的發展歷程。美學的魂賦工藝予靈,而工藝的發展又反過來賦予美學以新的意涵。抽象來說,這是道(審美)和技、術、器(功用)之間的關系。
中國家具史上,明清家具是特別能夠代表這兩種美學意涵。首先,明式家具是一種藝術概念,并非是時間概念。明式家具傳承“初發芙蓉”的美韻,講求線條流暢、簡練,素雅質樸。明式家具是文人審美情趣為主流的一種家具風格。
清式家具則是“錯彩鏤金”的別致,注重雕刻裝飾,追求華麗、富貴的入世。清式家具是宮廷(官方)審美情趣為主流的一種家具風格。
雖說魏晉南北朝之后,出現過崇尚“初發芙蓉”之美更甚“錯彩鏤金”的時期,但現今的中國審美趨向多元化,并不拘泥于一種審美意趣。“初發芙蓉”也好,“錯彩鏤金”也罷,都有自己的受眾群體。“自然可愛”是美得大巧若拙,“鋪錦列繡”是美得文質彬彬。
美約風家居崇尚生活美學,兼具“美學”和“功能”,無論是巧是拙,背后都有其美學的精神自覺。并非只是工藝不同、形態表現不同。更重要的是其背后所支撐的儒、道不同的精神底蘊和生活態度。設計的藝術性不僅要滿足人們的物質需求,更要適配其精神需求。
美約風家居,凝于神,美于心,變于形,賦現代設計工藝予古典美學底蘊。
編輯 202002
閱讀延伸:
新華網:家居設計美學探微(之一)——美約風談中國傳統美學范疇“飄逸”對設計美學的影響
家居設計美學探微(之二)——美約風家居談中國傳統美學范疇“沉郁”對設計美學的影響
今日頭條:家居設計美學探微(之三)——美約風家居談中國傳統美學范疇“空靈”對設計美學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