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藍空間美學背后的設計——吳藍空間(上篇)
北美楓情藝術總監吳偉
“其實我有一個想法,我想把對于藝術的理解運用到現代人的生活中,主要是家居環境空間的設計。把我對色彩的理解,結合技術的應用,打造獨一無二的吳藍空間。”這是我的設計初衷,我作為一個空間設計者,一個美學提倡者,我主張將天藍—宇宙的色彩、水藍—生命的色彩、藍色—和諧的色彩,運用到空間設計領域。獨創以藍色為基調的色彩關系,色彩組合的空間美學。
擁有吳藍空間的家是什么樣子的呢?我們一起來走進吳藍,親自體驗一下。
這個空間的墻體嵌入了一組柜子,從設計上來說,我用了DIY的方法,不同大小倍數關系的柜子,可以任意組合。不同色彩組合的柜子,可以任意搭配,這里就有七八個色彩的組合,色彩豐富而又和諧統一。
這樣DIY的設計理念是我從環保和人性化的理念去設計的。單身的時候租一間房,你只要買一個或兩個組合回去就夠用了。當你結婚了或搬了大房子的時候,原先的不用棄置,可以再買上三、四個,任意組合,這樣實用性和空間的和諧性會更強。這個柜子一直可以跟隨著你,不斷隨著你房間的大小不斷增加。這是設計理念之一:大小自己組合的DIY。
另外,這組柜子,事先設計了好多色彩的組合,你可以選一個你自己喜歡的定制色彩,不用自己去憑空想象。這樣通過色彩的組合也體現了你自己的個性。不同心情,不同年齡,不同的審美,完全可以給自己定制專屬色彩菜單。這是設計之初的第二個創意理念。
第三個設計創意理念,是讓家庭年年翻新,心情年年變。甚至你厭煩了,可以再任意定制一個色彩搭配進來。比方說你通通都定了白色的柜子,可以再定一個紅的,或者增加一個藍的,或增加一個黑的,把它鑲進去,這個情趣、心情全變了,空間的表情也變化了。空間的表情變化了,那么家庭的表情變了,那我們的心情也會改變。所以我一直有個理念:整個空間它是有表情的。或者我們叫作美學范疇。從美學范疇來說,你整個氣氛也改變了。我主張用這個方法去調節人的生活情趣。簡單的一個組合變化,其背后卻表達了一個家具,結構、色彩的融合,跟不同的空間,和不同的人的審美能夠吻合。打破了傳統家居,靜止的、孤立的、不變的格局,成為動態的、組合的、可變的一個家居生態系統。
這組嵌入式的柜子也是我個人空間的展示。我把它分為了三段組合,第一段是一組深淺藍色的變化,淡淡的好似云層最淺處的天藍,再深一點好似海水靠近沙灘處的海藍,再往大海深處靠近點,接近藍綠色。第一組柜子里面擺放了很多石膏像、一些寫生用的幾何面,很多顏料,作畫的工具堆滿了柜子,通過這些可以看到我的第一個人生階段:看山是山的求學階段——昨夜西風凋碧樹,獨山高樓,忘盡天涯路。
“第二組柜子呈現出豐富的色彩,這里面不僅有綠、青、藍、紫,這里面都有藍,所以它是一個藍的家屬,是藍色內部的關系。另外還有赤、橙、黃,是藍色和其他色彩之間的關系。”第二組柜子陳列了很多收藏品、擺件,也有很多自己的作品,和一些其他藝術家的畫卷,地上、柜子里堆了很多書籍。色彩的鮮艷和物品的豐富性,都印證出此刻我的人生階段已經進入了看山不是山的社會實踐階段: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組柜子又回歸到藍,但和第一組柜子的藍不同,凝練出純粹,沉淀出沉穩,有別于第一組柜子的清淺活躍,對應于我此刻的心境,對生命的方向、人生的方向看得越來越清晰了,已經靜下來心來思考了,已經把名利給淡化下去了,想要結合自己所學為社會做一些貢獻,通過自己的設計給人們提供更好的家居生活體驗。第三組柜子的擺設格局更為大氣從容,更加舒朗簡約。幾個沙漠行走過程中發現的樹根,在走路過程中偶遇的一個石頭,在發現美的過程中偶得的自然之物。美到處都存在,具備這樣一個發現美的心態,會善于從平凡之中感受美的存在,感受大自然中的美麗,帶有愛去欣賞這些美,更加熱愛生命。從個體生命包容到整個人類、大自然、宇宙提供給人類這么美好的狀態。我作為設計師,從設計的角度去思考人性的問題。一定會從愛的出發點去做設計,愛是共同的。這樣設計出來的東西才是別人能夠接受和喜歡的,也是造福于大眾,帶去美好生活體驗的,更加有利于生態環境,環境保護。從第三組柜子中,可以看出我已經回歸到看山還是山的洞察醒悟階段: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這組嵌入式的柜子是一面墻體,不影響空間的整體性,但有兼具美觀和收納的功能,藍色作為一個靈魂,貫穿始終。
吳藍空間的其他部分,會起文另述。這個空間凝聚了我很多的設計思想,將我平日里的一些對設計的感悟和想法都融入到了這個吳藍空間中,更是對藍色關系色彩一次經典的實踐,可以說是我的一個心血之作,值得我花費很多的筆墨去詳述。
編輯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