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的電子商務份額將占家居整體消費的40%左右
如今,馬云的菜鳥網絡、海爾的日日順等物流企業都在全力爭奪物流市場,幾年之后家具配送的“最后一公里”(上樓、安裝、售后、退貨等)將得到有效的解決。而綜合性的家具互聯網行業巨頭,例如,家具專區網將迎來爆發式增長。這對于軟體、板式等易于運輸與安裝的中低端家具,其實體渠道業務更容易被電子商務取代。
未來能存活在實體銷售渠道里的家具,幾乎只剩下實木、中高端軟體、歐美家具、個性家具等高價值的品類,才能夠承擔其高昂的運營費用。而10年后的消費主力為90后、00后,他們都是從小伴隨互聯網長大的,其網購習慣早已養成。
破壞性創新將出現在家居行業,現有的家居格局會出現巨變
破壞性創新亦被稱作破壞性科技,是指將產品或服務透過科技性的創新,并以顛覆性特色針對目標消費族群,突破現有市場所能預期的消費改變,對原有市場秩序產生巨大沖擊。
在IT行業蘋果手機、微信都屬于典型的破壞性創新,在家具行業歐工國際結合多種新科技、新技術、新模式,會完全顛覆現有的市場格局,曾經的行業巨頭會因為這種破壞性創新而急速下滑,甚至轟然倒塌。
家居賣場將成為集休閑、體驗與購物的綜合性、中高端家居mall
2000年前,中國的家具商場以傳統的地方性、大排檔式商場為主;2000年后,家具賣場開始升級,進入連鎖發展、高硬件的大型商場發展階段,紅星、居然為代表性企業;
2012年后,伴隨著商業地產的大發展,以及城市綜合體的興起,以紅星、月星上海環球港、長沙喜盈門范城為代表,再度升級為“shoppingmall式、城市綜合體式”的第三代商場,將百貨、家居、娛樂、休閑等各種業態融合在一起,匯聚更多人流,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便利性、體驗性與服務性。而一般的中低端商場,將大量被電子商務所淘汰。
中國最大的家居工廠年銷售額將達到100-200億
家具行業與服裝行業極為相似,都是非標準化產品,消費非常多樣化,沒有誰能一統江湖,最大的家具工廠也最多發展到100-200億。
對于任何行業而言,單一產品的發展(如沙發或實木)很容易達到瓶頸,這時只有從“產品運作”發展到“產業運作”,即通過整合資源、收購其他品牌、轉換商業模式才能更上一層樓。最終又必須通過“資本運作”才能達到巔峰。
如今中國的家具工廠都局限于“產品運作”,因此即使在自己最擅長的領域做到極致,也只能做到100-200億。除非某家具工廠轉型為宜家類的商業運營企業,以商業服務而不是家具制造為核心,才可能突破百億瓶頸沖向千億。
中國的家居展會將消失一半,各大展會分工與定位將十分清晰
10年后,廣東傳統的9月家具展將徹底消失,3月將成為廣東家具展的唯一時間。其中東莞展與深圳展將成為面向國內市場的兩大主力展會,廣州展將成為3月份主要針對外貿的展覽平臺。
而其他如成都、蘇州、山東等展會,要么消失,要么仍然只是一個地方性、區域性展會。家具展會所承擔的招商功能將極其有限,主要成為發布新品與宣傳推廣的窗口。
家居品牌的概念炒作將不再奏效,商業包裝回歸理性
10年后的家具消費者將和現在的電腦消費者一樣,成長為專家型客戶,一切虛無的概念將不再起作用。認真做好產品與服務才是王道。
而對于產品高度同質化的家具產品,要么擴大規模降低成本薄利多銷,要么提高設計追求附加值,沒有第三條路可選擇。
家居經銷商中將成長出一批更優秀的區域連鎖甚至全國連鎖的“運營商”
如今,家具行業的市場集中度正在日益提高,行業洗牌正逐步加大。家具經銷商也將涌現一批更優秀的區域連鎖甚至全國連鎖的經銷商大鱷。他們挾強大的資本與運營能力在全國開疆拓土,要么與工廠形成聯盟力推工廠品牌,要么整合各工廠的產品運營自己的品牌。
家居產業的市場集中度大幅提高,大洗牌到來
目前中國據稱有5、6萬家家具工廠,10年后將被淘汰一半。屆時剩下的家具企業,一成將繼續發展,打造自己的品牌;三成將徹底淪為無品牌的代工企業。
“家居零售商”將轉變為“家居服務商”,最高形式為“生活運營商”
“家居零售商”就是在商場開店,將產品賣給消費者,然后送貨安裝,沒有其他增值服務。“家居服務商”是向客戶提供裝修設計、家居的整體搭配、軟裝飾品等,如現在的博洛尼、尚品宅配等。而“生活運營商”是在“家居服務商”基礎上,主要針對高端產品,提供給消費者某種生活方式、生活品味等。
人們的家居消費觀將從“消費材質”轉向“消費設計”
如今大部分消費者更關注材質,因此“實木家具熱”、“進口材料風”在中國家具消費市場大行其道。10年后的消費主力,將回歸到追求家具的設計、文化與功能本身上。
點評:未來10年,家居行業一定會出現某種破壞性創新的企業或商業模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顛覆行業格局,打造家居行業新的生態圈。比如b2b模式的線上線下看產品,又或是未來某商城出現的線下實體空間設計體驗。
編輯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