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4日至17日,為期4天的第十六屆中國國際門業展覽會、第四屆中國國際集成定制家居展覽會圓滿閉幕!
現場可謂是人山人海,場面相當火爆!木門行業大咖亦是使出渾身解數,爭相斗艷,一時成為搶鏡焦點!
看展會關鍵是看有特色的企業,中國環保家居網鏈(www.xinzhan.net.cn)幫你尋找最美的展位: TATA木門,靜音、時尚加上“暖芯”,好不熱鬧;品橋木門,給你品質生活;鑫迪木門簡約美學,簡單開啟美好;霍爾茨T型門的倡導者,開啟品牌新征程;3D木門,“德意”之作,榮譽之旅再度開啟;新天地木業打造理想家居生活;夢天木門高檔裝修的定位,總是那么有范;尚品本色演繹北京門展上“空間門道”;歐派木門作為首家主板上市木門企業,必有其成功之道;也許未來中國木門的最大企業來自跨界,歐派家居不可小覷。館內千余家品牌展位林立,亮點紛呈。
本次展會中,特別是北京木門展舉辦16年來,中國環保家居網鏈作為家居合作媒體,專程采訪到行業內專家領導,為我們闡述與分析家居行業的發展趨勢與方向。
中國木材與木制品流通協會木門專業委員會會長張國林:“中國的木門行業,發展十來年,可以說,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我們這個行業,現在是生機勃勃,引起了社會各界關注,對大家都有了很好的認知。我們組建中國木門行業隊伍以來,從開始,我就在強調,一定要堅持我們的產品質量,讓企業,讓行業,做到環保健康有序,持續發展。中國的木門在市場中,它的業績在不斷提升。我們這個行業的發展,也帶動了我們上游原輔材料的發展。我認為,是環保健康的。總之,前途路上不管有多艱辛,不管市場變化有多大,前方可能有風有雨,但是我們的前途是光明的,是燦爛的,行業的發展,一定是發展、是向前的。”
中國林產工業協會副會長陳偉:“今天,萬眾矚目的兩會,已經圓滿閉幕。在兩會上,習總書記說,要大力發展實體經濟,那么,我們的大家居里面,實際上是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大家居在改善人居環境,在完成我們國內的就業,在推動行業的創新和發展方面,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國內整個行業,整個大家居行業,我個人的看法,基本上是兩大塊,一是我們的定制,引領未來,精耕細作,有工匠精神,做的是一些高精尖,高大上的產品,還有一部分呢,就像我們的板式定制,這種可能就是要更加的集成化,更加的模塊化,他可以迅速地做大做強,我們的生態,綠色環保,是我們未來發展的方向。我們做的產品,一定要是綠色的,一定是環保的,一定是生態的。”
本次展會有五大亮點:
亮點一:展會規模創歷屆新高
作為一年一度的重量級家居建材盛宴,中國國際門業、集成定制家居展以其信息富集、精耕高效、成果顯著代表著全球門業領域的高水平商貿平臺。據悉,本屆國際木業、集成定制家居展規模再創新高,展出面積達12萬平方米,國家標準展位7000個,參展商1000余家,專業觀眾15萬人次。
亮點二:千余家行業一線品牌大集結
據了解,本屆展會門業、家居行業品牌企業超過1000家,包括TATA、夢天、鑫迪、歐派家居集團、霍爾茨、3D、星星、名風、佳禾、雙羽、赫氏、輝樂豪、盛友、雙馳、尚鼎、思佳、宇心、克拉斯、萬商美華、坤秀、圖爵、佳匯、圣曼帝、百年家業、歐瑞利、美迪、永威等等,打造行業獨一無二的商貿平臺和全國各地經銷商與品牌企業雙向選擇、多贏共贏的年度行業大會。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全國家居和門業上下游全產業鏈生產企業展出交流和招商貿易的高端專業平臺,在國內家居和智能家居都具有區域重要影響力的“長壽家居”,在重慶市長壽區政府的支持下,組團11家品牌企業參展。并且,在全國工業園區組團參展的單位中,長壽工業園區參展企業最多,展位面積最大,分別分布在E1、E2、E3和W1館的主通道上,人流量最大,可謂超大陣容。
亮點三:六大展區,定制家居、門業產業鏈全覆蓋
本屆展會全新升級,六大展區瞄準高效商貿對接:定制木門(窗)專題展區、集成定制家居專題展區、木門品牌專題展區、鋁門、移門、豪華入戶門、防盜門、護欄/陽光房專題展區、門窗輔料專題展區、門窗機械專題展區。
亮點四:最新招商優惠政策集中出爐,方便觀眾優中選優簽約加盟
在四天展會期間,每個品牌企業簽約招商加盟的經銷商、渠道商可達到幾十家甚至上百家。此外,眾多品牌的新品發布、促銷推廣等商業活動也將在展會期間舉行。一年一屆的展會不僅僅是企業展示品牌形象的平臺,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個行業商貿交流、信息溝通的良好平臺。
亮點五:高端活動精彩紛呈
國際商貿平臺與產業文化創新活動一直是展會的兩大基點和特點,本屆展會將舉辦的行業高端活動包括:2017全國市場、工程木門企業產品質量、售后服務雙承諾發布會,2017定制家居與門業發展高峰論壇暨“2017 年定制家居、門業品質服務白金獎”,創新?思變?共贏——2017中國家居、門業經銷商營銷培訓,2016-2017全國家居行業經銷商大調查暨木門整裝優秀品牌頒獎活動等各大高端活動。為各參展企業進行商品貿易、開闊視野、分享觀念、比肩進步、開拓創新提供專業平臺。
編輯:201702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