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際在于春。每年正月十五元宵節過后都是陶企點火復工,開啟新一年新征途的關鍵時間節點,在產品銷售火爆的年景里,此時大部分陶企早已是一片熱火朝天的生產與出貨場景,但在2017年,因為環保風暴的更加猛烈,全國多個產區相當部分陶企仍處于停窯狀態,等待嚴格的環保檢查。
例如,河南內黃產區,在環保部督察下,目前轄內所有陶企已全部停產整治,并按相關要求提標改造、深度治理,經核查批準后方可恢復生產。
事實上,不惟河南內黃,在環保高壓下,通過環保驗收并恢復生產,正成為眾多產區陶企的迫切期望。
此外,受各項生產成本的持續猛漲影響,新一輪產品漲價潮正席卷全國,漲價品類涉及拋光磚、瓷片、拋釉磚、仿古磚等各大類。
2017開年,全國多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惡化,為此環保部展開大力度、高規格的環保專項督察行動,遏制污染擴大。受此影響,陶企復產遭遇波及與延遲。
環保治理再加碼
環保部長親自帶隊展開專項督察
2月中旬,正值陶企復產的關鍵時間節點,華北地區霧霾加重,大氣污染加劇。為遏制該地區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惡化趨勢,環保部會同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東、河南六省(市)開展2017年度第一季度空氣質量專項督察,督察時期自2月15日起,3月15日結束,為期一個月。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督察呈現出前所未有的高規格、大力度——環保部長陳吉寧連同4位副部長親自帶隊巡查,并聯合相關省(市)組成18個督察組,并劃分為54個小組同步開展督察工作,涉及督察人員260余人。
督察區域覆蓋山東、山西、河北、河南鶴壁、內黃等北方重要建陶產區。受該項行動影響,北方地區整體復產時間遲遲未定,當地陶企亦處于觀望狀態。
一個可供佐證的環保事件是,2月8日下午,環保部華北督察中心在河南安陽檢查時發現,內黃縣鑫升磚瓦窯場在安陽市執行污染天氣一級應急管控措施期間,沒有按照規定停產,擅自開工生產。隨后,內黃縣委、縣政府向安陽市市委、市政府做出書面檢查。同時,對負有屬地管理責任政府負責人和企業法人依法給予處罰。
該事件發生后,引起當地政府高度重視。連日來,內黃縣環保局組織全縣16家陶瓷企業舉辦深度治理培訓班,并邀請清華大學建材行業環保治理專家現場指導。此次培訓班主要是督促陶瓷企業對照本行業《深度治理指導意見》,逐個車間、逐個工序對排污狀況、污染防治設施、在線監控設施和環保管理現狀等進行全流程排查,并于2月底前完成。
目前,內黃縣所有陶瓷企業已全部停產治理。按照當地政府要求,對已按要求完成提標改造、深度治理的企業,要提交完成報告,經核查批準后方可恢復生產。并在恢復生產后一個月內完成治理效果評估監測,污染物排放達標的可以正常生產,不達標的立即停產整治。
佛山對全市63家陶企實施煙氣污染深化治理
同期,佛山市相關政府部門亦扔下一顆環保“重磅炸彈”,在業內掀起較大波瀾。
2月13日前后,佛山市環保委下發《佛山市2017年陶瓷行業大氣污染深化整治方案》(征求意見稿)。方案提出治理目標,今年10月1日前,全市陶瓷行業大氣污染物氮氧化物排放限值收嚴100mg/m3,其他大氣污染因子達到《陶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25464-2010)及其修改單的指標要求;2018年1月1日前,劃入高污染燃料禁燃區擴大范圍內的陶瓷企業改用天然氣。
據悉,陶瓷是佛山的傳統行業,大氣污染物排放量位居全市前列。根據佛山市2015年環境統計數據,陶瓷行業二氧化硫排放量為13824噸,占全市排放量22.6%;氮氧化物排放量為23255噸,占全市排放量24.3%。
佛山此次對全市的63家陶瓷企業實施煙氣污染深化治理,包括建筑陶瓷、潔具陶瓷和特種陶瓷等涉及采用噴霧塔或窯爐進行燒成的陶瓷企業,共計窯爐340條,噴霧塔209個。
不僅如此,開年后佛山市政府還高規格地召開全市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佛山五套班子領導、五區書記區長、分管環保工作的部門負責人,以及全市180家重點行業企業代表一同參會。會上明確佛山市將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整治環境。
會上,佛山市長朱偉部署2017年環保工作任務,提出圍繞改善環境質量,全面打響“水、大氣、土壤、工業園區”四大污染防治攻堅戰,并代表市委、市政府,與各區簽訂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責任書。
高安:環保整治力度為近十年之最
作為國內最大的新興建陶產區,江西高安亦遭遇了史上最強的環保整治風暴,持續時間之長、整治范圍之廣,為高安近十年來之最。受此影響,高安66家陶瓷企業中有6至8家陶瓷企業因為環保整治不合格而被迫延期點火;受此影響,高安產區點火時間整體比往年晚一周時間,大部分企業在正月十六之后才通過驗收點火投產。
整體來看,2017開年江西高安的環保政策與企業安全生產措施持續加碼,絕大部分陶企表示“環保壓力越來越大,環保成本持續增長”。
而在此前的2016年12月5日~2017年1月20日,高安市環保局出臺文件,對全市陶瓷企業環境保護實施大檢查、大整治。對全市建筑陶瓷基地36家,工業園區12家,園區外18家陶瓷企業的大氣污染治理及設施運行、水污染治理及設施運行、危廢管理、環保設施基礎建設等方面進行現場排查和考核。
所有企業需通過環保驗收并取得驗收單方可繼續生產,未通過環保驗收的企業自2017年1月20日起停產整頓。經停產整頓仍達不到要求的,一律不得恢復生產,對違法生產經營建設的有關單位和責任人,一律從嚴從快懲處;對觸犯刑律的有關單位和人員,一律追究刑事責任。
根據高安市相關環保方案要求,對于整改過程中沒有完全到位或尚不完善之處,陶瓷企業要立下保證書,明確規定在什么時間一定完成。此外,2017年6月份之前高安產區要建立統一的環保在線監控,所有環保設施運營情況要在環保局的監管之下進行,以防企業即使安裝了環保設施但并不運營的可能性。
陶企遭遇復產難,部分產區“零”開窯率
四川:節后開工率僅為50%,系歷年來最低
春節過后,本報記者在夾江、丹棱、威遠等陶瓷企業走訪獲悉,今年四川產區各地陶瓷生產線開工較晚,開工率不高。截至目前,整個泛夾江產區陶瓷生產線開工率也僅為50%左右,系歷年來同期開工率最低的一年。
并且在今年春節期間,泛夾江產區相當部分的陶企未停線檢修,一直處于生產狀態,如果除開這一部分生產線,只統計春節后開工的生產線,那么產區的生產線開工率也只為30%左右。值得一提的是,元宵節過后,產區內大部分生產線開始陸續點火投產,預計到2月底,開工率有望提升到60%~70%。
另一方面,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對于新一年的新建線計劃,夾江陶企也表現得更為謹慎,截止目前,確定要上新線的企業較少,大部分持觀望態度。
“今年我們計劃再上一條新線,項目暫定為大規格薄板線,計劃于今年上半年開始啟動。”四川索菲亞陶瓷有限公司總經理余揚告訴記者。除此之外,仁壽汪洋凱豐陶瓷有限公司也計劃在今年新建一條生產線,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項目生產全拋釉、金剛釉的可能性很大。拋開這一部分明確上線的企業,新萬興、新中源等企業也表示,今年有上新線的打算,至于何時立項開工就沒有具體的時間了。
在新線之外,就地技改升級也是2017年泛夾江產區的一大亮點。據了解,今年開年后不少企業對西瓦、通體大理石瓷磚等產品產生了濃厚興趣。不少企業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將對旗下生產線進行技改升級,西瓦和通體大理石是主要的技改方向。”
從生產線的技改方向中,記者也發現,薄板、通體大理石、瓷拋磚等產品將是2017年企業重點研發創新的方向。截至目前,產區內已經推出通體大理石的企業有金陶瓷業、廣樂、建輝、新中源等企業,其中推出瓷拋磚的企業只有金陶瓷業。
同時,今年夾江產區對上新線和技改生產線始終存在猶豫,其主要原因就是環保政策。據了解,春節過后第一天,政府有關部門就組織陶瓷企業開會討論如何治理環境污染問題,因此企業很擔心,一旦新線上馬會不會受制于環保整策,所以不敢輕易行動。
淄博:復產生產線不足10條,環保驗收致窯爐點火拖遲
一年之計在于春。對于建陶企業而言,春節過后,最重要的工作即為生產線點火復產。然而,記者日前在淄博產區走訪獲悉,盡管多數陶企早已于正月初六或初八開工,但淄博產區節后開工生產線數量不足10條。
截止目前,除張店區獲批就地升級的6家陶企的部分生產線點火開外工,淄川區所有陶企現均處于等待政府環保驗收階段,點火日期尚不明確。
據了解,淄川區陶企點火時間之所以延遲,主要是因當地政府對天然氣的改造驗收所致。2016年年底,淄博市政府在《淄博市建陶行業精準轉調工作方案》明確提出,就地升級企業在2017年必須使用天然氣來取代傳統的“煤制氣”生產。且明令要求就地升級企業在完成天然氣改造及相關環保設施建設后,需通過有關部門組織的檢查驗收后,方可開工。
除此之外,淄博市張店區南部區域產業優化升級工作指揮部辦公室也曾于2016年11月17日下發《關于加快落實建陶企業精準轉調工作的通知》,要求張店區就地提升改造建陶企業于2016年12月15日開始實施停產,并對窯爐系統改造天然氣。
由于張店區與淄川區兩地政府對陶企天然氣改造及環保驗收時間不一,導致兩地區陶企點火時間也不盡相同。據了解,張店區驗收時間從2017年1月20日開始,而淄川區則從2月20日開始。
當下,由于還未到淄川區政府對陶企組織的驗收時間。因此,淄川區多數陶企現處于等待階段。同時,也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由于檢查驗收及其他不確定性,淄川區陶企點火復產時間或將延遲至三月,這比往年點火時間至少晚15天。
據2016年12月25日淄川區人民政府網站公布《承諾達到五個條件的墻地磚企業初步名單》顯示,該區承諾達到五個條件的建陶企業共37家,比原有企業總數減少約100家;此外,張店區原有共計37家建陶企業,在2016年底也已確定保留6家就地升級改造建陶企業。
同時,值得一提的是,按照淄博市政府相關要求,除張店區與淄川區外,淄博其他區縣將不再保留建陶企業。
按照往年慣例,招工是陶企節后重要的工作事項之一,但今年記者在淄博產區走訪獲悉,一線生產崗位基本不缺人,但營銷、策劃類人員缺口較大。多位陶企負責人告訴記者,由于不少企業未來的生存發展存在不確定性,所以這些企業的一些員工,早已開始到其他企業尋找崗位。
與之形成反差的是,營銷類人才在節后略有欠缺。“普通業務員缺口不大,主要是高素質的營銷人員不好招”。淄博某陶企銷售部負責人告訴記者。
據記者了解,當前,部分陶企對文案、策劃以及營銷類人員的需求較為迫切。盡管不少企業通過各種渠道進行人員招聘,但目前整個產區的人才缺口仍較大。
另據記者了解,今年淄博產區多數企業員工薪資與往年持平。
泛高安產區:九成陶企已點火
相比山東淄博年后開工率不足10%,河南內黃年后復工被叫停,泛高安產區建陶行業今年年后開工情況總體比較正常,元宵節前后,90%的陶企均已點火開工。
不過,由于正月初七當地政府部門開始對建陶產業基地內企業進行環保審查驗收,對環保設施及安全生產設施不達標的企業要求整改通過后方能申請開工,因此,江西建陶產業基地內的企業最早都在正月初八點火開工,絕大部分企業在正月初十左右點火,同比往年的開工時間有所推遲。
精誠陶瓷董事長羅來足對記者坦言,公司原本計劃正月初六點火,但因為政府的環保審查,最后推遲到正月十二點火。而據多位環保設備企業負責人表示,隨著企業啟動環保在線監控系統后,意味著企業的環保成本將再次增長,每平方米瓷磚的成本將增加1.6元,因此,受環保影響,企業今年的壓力非常之大,“企業只有不斷開發新品、做好渠道才有可能應對這樣的成本壓力”。
記者了解到,目前泛高安產區的陶瓷企業基本都開始正常出產品,僅有少數企業受資金或者環保等因素影響無法正常開工,目前還沒有具體的開工時間,也有個別企業因為被其他企業租賃,計劃在2月底點火投產。
往年開年期間,泛高安產區企業都有生產線擴建計劃,2017年,整個產區有擴建計劃的很少,僅有宜豐奧巴瑪陶瓷企業表示,今年會擴建一條地磚生產線。不過,今年上半年,陸續會有一些在去年擴建的新生產線投產,如太陽陶瓷、新瑞景陶瓷、寶慶陶瓷等企業的新線在上半年都將陸續投產。
產品漲價全國遍地開花,大多于3月1日起實施
元宵節后,盡管多數陶企窯爐仍未點火,但各種產品漲價的消息卻早已甚囂塵上,刷屏微信朋友圈。本報記者從全國多個建陶產區調查獲悉,此輪漲價呈全國遍地開花之勢。
在山東產區,佳寶陶瓷、朗宇陶瓷、坤宇建陶等多家臨沂企業均發出了提價通知。環保運營成本上漲、煤炭和原材料價格上漲,是陶企提價的主要原因。漲價的品類涉及超平釉、啞光磚、仿古磚等產品,漲幅多為0.1元/片,個別品類漲幅達到了0.2元/片。
淄博產區在開年后正進行緊鑼密鼓的天然氣改造,隨著天然氣使用以及環保改造帶來的陶企運營成本上漲,勢必將再次增加淄博陶企的經營壓力,但由于使用天然氣較使用“煤制氣”究竟會增加多少生產成本,目前還尚不清楚,因此淄博陶企產品價格暫時尚未調整。但根據淄博陶企的說法,如今很多企業的利潤已接近零,隨著生產成本的再次上漲,瓷磚產品漲價只是時間問題。
西北地區同樣出現了漲價情況。西北區域陶瓷聯合會近日召集各企業董事長共同商討2017年陶瓷漲價事宜,共有11家陶瓷企業參加。參會企業一致同意對300×600mm瓷片漲價0.15元/片,并對其它瓷磚同時提價,漲價將于3月1日起實施。
在華中地區,江西高安大部分陶企延續了去年底的產品價格體系,而今年開年產品調價更多集中在一些拋光磚廠家。廠家的生產成本上漲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由于去年拋光磚產品價格持續下滑,廠家利潤空間下降,不少廠家紛紛改產拋釉磚,使得整個產區的拋光磚生產線銳減、產能下降。開年后拋光磚產品缺貨嚴重是廠家漲價的主要原因。
江西瑞源陶瓷銷售部副經理鄭標對記者表示,公司銷售部正月十三正式發貨后,就出臺了產品調價通知,根據規格的不同,每片磚價格上調了0.3元~0.5元。不僅僅是瑞源陶瓷,金環陶瓷、金利源陶瓷以及華唯陶瓷等企業也均發出了產品調價通知。
去年底,因為生產成本上漲,湖北產區陶企對產品價格上調了6%左右,而今年開年后,新一輪漲價開始在湖北產區再次上演。湖北九峰陶瓷銷售總經理胡建水告訴記者,當前當陽產區窯爐開工率已超過了50%,產區內陶企計劃自3月1日起,再次上調產品價格,漲幅視產品品類而定,基本在10%左右。
而價格體系一直以來相對較穩的廣東產區,開年后多數陶企亦計劃漲價,甚至一些特價磚商家、崗石腰線生產廠家亦向記者表示:“迫于成本壓力和經營壓力,將上調產品價格。”
編輯: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