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業4.0時代已經來臨,新興技術和制造業融合發展拉開了新一輪工業革命的序幕。在這種大環境下,政府開始通過政策等刺激中國制造造實現由大到強的歷史性跨越,家居制造業作為中國制造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將面臨同樣的考驗。然而,不可否認的是中國家居產業轉型升級仍然步履維艱,具體來說,家居制造業正面臨“雙向擠壓”的難題。
中國家居制造業面臨“雙向擠壓”
眾所周知,中國制造業產出占世界比重已“五分天下有其一”,工業制成品出口居世界第一,去年出口占全球比重13.8%,創近50年全球最高。同樣,中國家居制造從2006年開始,超過意大利成為全球家居生產、消費和出口第一大國。雖說中國已連續6年成為世界第一制造大國,但對外技術依存度卻超過50%,中國制造“大而不強”這個痛點,讓中國智造始終難以在國際市場中一展風采。
雖說政府開始通過政策等刺激中國制造的轉型,但不可否認中國家居產業轉型升級仍然步履維艱。具體來說,中國家居制造難以改變產業鏈條中低成本競爭,低權益生產,低端化生存的被動境地。另一方面,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邁進的速度又無法趕超發達國家,技術創新方面很難實現“彎道趕超”。而且恰逢全球制造業競爭格局深度調整,發達國家“再工業化”過程中的中高端制造回流。這兩方面對中國制造形成“雙向擠壓”。
從政策到實干 將“雙向擠壓”向“雙向動力”轉變
《中國制造2025》也明確指出,中國制造要實現由大變強必須加快轉型升級。為實現這一戰略目標,就必須形成由政府主導,企業發力的良性氛圍。通過擴大經濟改革的力度,激發企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通過政策性的降低稅費,調動企業的主動性和逐利性起來;通過有效的政策分解,調動企業的斗智性與追求性起來等等。
從政策到實干,將“雙向擠壓”轉變為“雙向動力”:一方面引導低端家居制造企業擺脫“低成本依賴”,走出“低權益發展”,跳出“粗加工生存”,向“微笑曲線”兩端攀升;另一方面,激發高科技企業在與跨國大企業的強強競爭中,實現由制造環節向產品設計、品牌營銷、自主創新、自主品牌的轉變,提升家居企業在全球產業分工的話語權,實現企業質的跨越。
家居業作為中國制造業的代表,同樣面臨這種“雙向擠壓”。所以對家居業來說,需要的也是這種向兩端發力的雙線作戰策略:龍頭企業做好帶頭作用,以高科技創新為主導進行高端制造與發達國家展開角逐;同時調整產業鏈開展精細化制造,守住與低端經濟體競爭的陣地。正視轉型期的“雙向擠壓”,并積極調整產業發展,相信會大大縮短與減少中國家居制造在高低端產業競爭中所處劣勢產生的“陣痛”,加快中國制造的智能化轉型!
編輯: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