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2015年里,家裝行業在“互聯網+”的發展態勢上勁頭十足,隨之而來的服務理念、服務能力以及平臺的運營模式等問題引人深思。
共享經濟型家裝可達互助、互利局面
時下,“同時擁有而非占有”的共享經濟理念被運用在眾多行業的經營模式中。而在家裝領域里,充分利用好閑置資源,對于資源的持有者和使用的消費者雙方來說,都能達到雙贏的局面。
“現在的家裝行業存在這樣的情況:很多有家裝需求的消費者,不知道去哪里挑選合適的家裝公司、設計師,而裝修公司、家居廠商也沒法挖出那些有需求的客戶,”某家居公司CEO譚敏表示,“要是有一個平臺,把這些資源的信息,分類地整合在一起,需求方都能明確知道相關的情況,從而產生積極的效應,雙方就處于互助互利的共享經濟狀態了。這也是一直在探索的服務理念以及經營模式。”
據記者了解到,作為一個數據積累打造的互聯網家裝平臺,能在用戶和設計師間,起到了重要的橋梁連接作用。用戶能通過這個平臺的工具,包括網站、微信以及APP等,尋找到家裝靈感,而設計師等也能入駐平臺,獲得需求用戶,并提供服務實現價值。
大數據庫時代實現家裝個性化需求
不少家裝平臺都利用大數據和互聯網工具,給家裝消費者提供服務。鑒于用戶的需求日漸趨于個性化,家裝風格、家裝設計、產品價格等資源信息顯得尤其重要,因此數據庫的優勢成為了家裝市場的得利因素。
記者還了解到,互聯網平臺匯聚了大量的裝修案例、家裝美圖、攻略以及行業熱點等資源。用戶通過一個平臺,就能獲知“倉庫式”的數據,輕松就能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進而迅速地挑選并開展優質的家裝項目,大大提高了家裝效率。
除了網站上的平臺信息,該公司早前推出的VR虛擬現實系統還進行了升級,更多的裝修圖板能直觀的即時可見,滿足了客戶的“試裝”需求,同樣提高了裝修前期的進度。同樣地,于去年12月份發布了裝修云管家系統,方便用戶、設計師、施工方之間的交流,家裝過程中有任何差異都可以即時提出、及時整改,相比傳統的家裝,做到了裝修過程全程在線直播,更是提升了用戶對家裝效果的驗收滿意度。
“如果確認施工出了問題,就是第一責任人,會采取先行賠付的解決方法,然后再內部深入探究,”譚敏表示,“為了避免或降低這種情況,谷居對于合作的設計師、廠家、施工人員等,都有統一的標準,發生了意外情況,谷居的責任是最大的,我們會妥善處理好。”
據譚敏透露,2月份將推出“消費合伙人”、“業務合伙人”等項目,讓更多的消費者獲知家裝服務口碑,更多的廠家透過谷居平臺來營造品牌價值,繼而也將推出“谷居小工”項目,完善家裝服務后市場的家庭維修維護板塊,實現共享經濟中各參與者的雙贏。
編輯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