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消費電子展(CES)剛剛落下大幕,回顧這場國際性的大展,除了無人機、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熱點領域外,智能家居依舊是本屆CES的核心。其中,海爾首次展出了全球首個智能家庭機器人Ubot,被全球主流媒體和中國央視集中報道,使家庭機器人成為業界普遍看好的智能家居產業發展新引擎。而深究Ubot的背后,海爾U+平臺化發展模式的優勢也逐漸顯現出來,成為行業研究和模仿的焦點。
智能家居行業分久必合2015年強強聯合是主流
根據并購市場資訊平臺Mergermarket2015年11月的數據,中國共有267起科技企業合并,交易額高達320億美元。然而,2014年全年,科技企業合并的交易額僅260億美元。滴滴和快的,攜程和去哪兒,美團跟大眾點評,這些昨天還拼個你死我活的對頭今天就變成了共創明天的互聯網CP。
作為新興的互聯網產業之一,智能家居行業分久必合的趨勢也在2015年集中顯現出來。2014年底,小米戰略投資美的12.66億元,在智能家居及生態鏈方面深度合作;2015年4月,聯想百度合作推出云路由,TCL騰訊合作未來電視;2015年,海爾聯姻蘋果、華為,2016年又與谷歌攜手……顯而易見,2015年的智能家居行業經歷了從“單打獨斗”到“并肩作戰”的重要轉變。
業內人士認為,智能家居行業出現這樣的變動是受兩方面原因的驅動。一方面是用戶體驗,智能家居本就是一個復雜系統,而就目前來看,沒有任何一家企業有能力給用戶提供在智慧生活中所需要的一切服務,用戶對不完整的智能家居產品或服務不買單,倒逼這個行業探索聯合作戰的新打法。另一方面是企業存活,智能家居市場蛋糕很大卻遲遲找不到產業化的路徑,中小企業和創業團隊被拖垮的情況非常普遍,大企業盡管資金雄厚,但也亟需走出內耗怪圈,于是抱團奮戰成為其新選擇。
海爾U+平臺更進一步由合到融全面提速落地進程
強強聯合減少了巨頭間的內耗,但潛在問題也進一步暴露出來,比如行業標準還是不能達成統一意見,中小企業和創業者等力量仍處于自生自滅狀態,很難在產業發展中翻起大的浪花。對此,海爾U+回歸互聯網思維本質,將強強聯合的范疇進一步拓展到一切從業力量的無邊界協作、創新,一邊聯合巨頭打通智能家居的主干,另一方面聚合優秀的創業團隊和項目不斷完善智能家居的枝葉,從合到融實現智能家居整個生態系統經脈通暢、枝繁葉茂。
在打通主干方面,海爾率先上線了全球第一個全開放、全個性、全交互的智慧生活開放平臺——U+智慧生活平臺,通過統一的智慧協議標準,探索實現不同品類、不同品牌的智慧產品或服務的互聯。目前,U+平臺以共創共贏的機制已成功吸引了百度、騰訊、寶潔、甲骨文、高通等上百家多品牌和多品類的大咖級合作伙伴,形成了業內規模最大、生態最完善的智能家居開放平臺。
在完善枝葉方面,海爾U+順應政府“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通過創客大賽、創客沙龍等形式廣集智能家居領域的優秀創業團隊和創業項目,搭建創業孵化平臺為其提供全流程一站式服務支持,通過聚集碎片化智慧的方式讓智能家居行業呈現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繁榮態勢。
從聯合巨頭到廣集創業項目,海爾在智能家居領域領先一步的戰略布局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效,在用戶體驗方面也持續引領行業,2016年CES上亮相的全球首款家庭機器人海爾Ubot就是一個有力證明。海爾Ubot亮相,意味著海爾U+平臺又落一子,智能家居生態也更加完善。
哈佛大學教授拉姆·查蘭認為,在這個時代,競爭不再是某家企業的“單打獨斗”,企業必須要打造強大的生態圈,快速響應競爭挑戰。對智能家居產業來說,互利共贏已經成為了整個行業的共識。海爾U+通過開放平臺吸引各方資源,在完善自身生態圈的同時也給創客們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揮空間,為行業的下一步發展指明了方向。
編輯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