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生態產值在2010年為50億元,到2014年就急速拉升至1600億元,預計2015年產值將達2300億元,到2020年整個智能家居產值將破萬億元。而《2012-2020年中國智能家居市場發展趨勢及投資機會分析報告》中顯示:我國2014年智能家居銷售額已達286億元,預計2015年這一數字將達403億元,而根據相關預測,2018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場規模有望達710億美元,產業前景十分廣闊。
市場占比方面,中國智能家居市場占全球市場份額呈穩步攀升的態勢,預計2017年將達到16%左右。同時,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使用智能家居的家庭占比極小。英法德等歐洲發達國家使用智能家居的家庭占比均超過了34%,而我國僅為4.45%,市場可挖掘潛力巨大。在全球范圍內市場占比的不斷上升及巨大的市場潛力也有望吸引外資的關注。因而,家居智能化趨勢不可阻擋,而全球智能家居市場需求最大缺口便在中國。
智能家居是通過物聯網技術將家中的各種設備互聯到一起,并且提供家電控制、照明控制、電話遠程控制、室內外遙控、防盜報警、環境監測、暖通控制、紅外轉發以及可編程定時控制等多種功能和手段。用戶需要能便捷地控制家庭中的各種終端設備,家庭中各種終端設備能無縫連接、共享信息,自動為人們完成特定的任務(比如智能燈光、智能溫度的控制、智能能源管理、智能環境監測、智能清掃、智能娛樂),家庭設備與外界交互與反饋(通過家電設備監測自動發出購物、安全管理、健康娛樂需求等指令,與智能社區交互等等)。
不過,在談及智能家居的諸多優點和美好前景之前,我們還是先來分析一下當前智能家居在應用方面的一些不足之處。據騰訊家電調查數據顯示,當前消費者對智能家居的擔憂主要集中在價格太高和實用性差,二者之和占到了69.84%,其中對價格的擔憂占比為45.35%。總結一下:就是價格高,不實用。其實問題的關鍵還是在于不實用,因為如果用戶體驗好,價格高也是可以被接受的,就像蘋果手機帶來的高品質用戶體驗,而用戶購買使用量并未因為價格高而減少。
那實用性差的具體體現就在以下兩個方面:首先,雖然目前我國參與智能家居研發和生產的企業眾多,但由于市場認可度低,產品技術不成熟,產品質量不穩定,尤其是家庭網絡系統方面沒有形成統一的技術框架和標準,各個品牌的設備自成一派,各種產品難以互通互聯,使用者的智能家居系統出現問題,需要更換配件時,只能選擇開發商提供的同品牌產品,不能更換其他廠家的產品,這給用戶帶來了諸多不便。
另外,在家庭智能系統中,以個人電腦為核心的家庭智能系統是最受人熱捧的。該系統的觀念就是,隨著電腦的普及,可以將所有家用電器需要處理的數據都交給PC機來完成。這樣就需要在家電與PC機間構建一個數據傳送網絡,大家都看好無線,但是在家庭這個環境中,“墻多”這一特征嚴重影響著無線傳輸的質量,特別是在別墅和躍層式住宅中這一缺陷更加明顯。如果架設專用有線網絡除了增加成本以外,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要更改家電的位置也顯得十分困難和繁瑣。
編輯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