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定制一個臥室,最少有五家企業報價相似,效果圖相似。在這里產品重要又變得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一個連接器,不重要的是它不再自連接。
而真正促使決策背后的卻是看不到的口碑、價值觀、場景、服務等等,而這些的力量背后的來源正是基于社群。
我們說歐派的強大,不是它單個活動方案的厲害,也不是它某個產品的領先,而是因為它背后的四大基地、近5千家門店,并以櫥柜、衣柜為主業,帶動衛浴、酒店用品、醫療器械、電器裝飾燈等多個產業集群的協同發展。在這里歐派本身就是一個社群,并帶動相關利益共同體實現共贏。
在這里歐派更是一個生態,相比其它定制家居品牌,更高生態的維度,讓歐派脫引而出。
因為,當今的競爭不再是單一的競爭,不是產品、渠道、營銷、供應鏈的獨立競爭,而是這些環節合力的競爭。這種合力會自然的形成一個生態并帶來價值。為他提供最好的資源、人才和聯盟。
在這里,歐派就是高維文明,普通企業就是低維文明。
但是,我們也要看到,歐派并非無懈可擊。歐派企業閉環組成的“生態”本質還是以產品為核心構建的連接。這個“產品生態”包括材料供應商、家居賣場、渠道加盟、裝修監理、售后服務等等。
而未來則應是以用戶為核心的生態連接。包括房地產公司、設計師、家居評測網、家居電商、硬裝公司、軟裝配飾、家政服務、物流公司、智能電器、服飾公司、飲食連鎖等等實現真正的“大家居”一站式o2o服務平臺。而非產品品類累積的“大家居”。
因此,我們談彎道超車,如果不跳出“產品”這個道,在原有的生態中是無法形成新的高維的。
如今,互聯網正瓦解傳統的組織形式,讓企業變得更輕盈、更扁平、更高效。通過信息化平臺,完全可以構建起新的“用戶生態”,流程重塑和體驗重塑,并實現真正的全產業鏈標準化。
目前,家居行業正面臨大洗牌,是挑戰也是機遇。而傳統企業被洗牌的原因也正是因為受到“定制”+CtoB模式的沖擊。在新的o2o模式下,將會真正誕生百億級的企業。拿衣柜市場來說,龍頭索菲亞也僅僅占據不到6%的市場份額。市場雖然龐大,但是用戶的生活習慣卻在不斷的迭代。因此,只有構建符合未來發展的模式,才能真正獨享百億蛋糕。能力與需求不匹配,在新的生態下,你就變為低維度。
幾天前,馬云在杭州宣布,純電商的時代已經結束,未來將是線上線下有效的融合,這個融合就是構建社群,構建新的生態。
就像pc時代自然會進化到移動互聯網時代一樣。形象的比喻:以前是空間的競爭,我出了你的范圍你就不能把我怎么樣。今天是時間的競爭,哪怕你逃到天涯海角,該讓你干嘛,還得干嘛。
如果以空間的維度看待競爭,歐派的路自然難以超越,時代也不可能再次給予另外的企業路徑復制。但若以時間維度的競爭,則是另外的柳暗花明。因為時間的占有,無需考慮過多的渠道和品類,你只需要考慮以用戶為核心的產業生態,自然就會實現新的跨越。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打破的正是空間的各種維度,你無需復制從0到5千家門店的經驗,也不必由臥室到廚房全屋空間的品類生產,去掉自己的庫存、渠道、營銷,自然就擁有了生態的庫存、渠道和營銷。去自己的中心化,就會激發多元化,從而解放生產力,調動更多的資源。打破自己的產品邊界,就會協同整合用戶生態鏈,形成符合互聯網發展的新的商業模式。
當完成對“用戶生態”o2o的構建時,企業還將會建立更多新的直接連接,讓信息更透明,效率更高。
產品層面的競爭是無法分出勝負的,往往都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這種弱關系的連接只是消費者用來實現某種面具的工具而已。而人與人的連接才是強關系,才是從廚柜轉換為菜譜生活方式的解決方案。由硬件思維轉變為軟件思維。
這種轉化就是商業模式的升級,并源自于社群生態中的動態迭代。
產品周期在縮短,品牌在加速老化,渠道成本在加重,但只有社群是在為你增值的。過去產品承載功能,今天只是承載趣味。
如果今天還靠產品本身競爭,沒有從社群生態打擊去思考,哪怕你生產出一萬種產品,你也換不來對用戶一分鐘的占有。
因為,商業的重心正從“物”轉移到“人”,商業的驅動正從“流量”轉換為“關系”。商業的標準也正從“價值”轉換到“價值觀”。
今天,馬化騰定位騰訊只做連接器,拿出半條命,把8億多用戶開放給京東、滴滴、58到家、攜程等,其實就是從時間維度去構建更為強大的生態。今天,特斯拉免費開放充電技術的全部專利,因為它意識到未來的競爭不僅僅是產品的競爭,而是新生態的競爭。不是硬件的競爭而是軟件的競爭。定制家居又何嘗不是呢?
特斯拉的定制周期比定制家居還長,它也能在網上下單,線下體驗,我們為什么又不可以?在個性與標準化之間你的爆點在哪里,驚叫點又在哪里?連接觸發器又再哪里?
電視制造企業突然在面對用“平臺+內容+終端+應用”的生態樂視時,變得不知所錯,你靠硬件盈利,人家硬件不賺錢,靠內容補貼,平臺來盈利。你怎么玩?
傳統家裝面對互聯網家裝時,突然就被699打了一個不知所措。人家硬件不賺錢,軟裝補貼,靠智能家居賺錢。
我們今天看到太多的強強聯合,上一秒的競爭對手,下一秒就親密無間。小米牽手美的,阿里入股蘇寧。哪怕如華為這般強大也開始與海爾強強聯合。
互聯網+不僅僅只是利用互聯網工具,不應該只是開個官網線下引流。而是應該借助互聯網平臺實現與利用相關體的跨界融合,最終呈現出一個“連接”一切的新生態。那么產品才能不賺錢,去靠生態金融、生態服務賺錢,或者更多盈利方式的探索。去實現互聯互通,達到共生共榮的用戶生態圈。
我不知道,未來的建材家居圈是否會出現定制家居界的“小米”,也會出現由定制家居企業領投100家用戶生態鏈企業,去構建起真正的大家居全屋定制帝國。
大是為了連接,小也同樣如此。連接的對象不同,所呈現的生態自然也會不同。小企業變大容易,但大企業變小是難的。
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時間也不會重來,在有限的時間中,一部分企業完成了對用戶時間的伴隨。
或者,這將是定制家居企業真正重要的資產。
編輯: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