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的背后,反映的或許是在當前流動性泛濫的背景下,無形資產正受資產輪動效應影響受到流動性的兇猛“灌溉”,而IP只是其中的一個縮影。
如果說2015年的幾部現象級“IP劇”躥紅開啟了IP的元年,那資本的追捧則開啟了今年IP的瘋狂之年。
IP,這個仍顯時髦的名詞還沒有完全準確的定義,就已經成為資本“圍獵”的對象,無論是中國國內還是海外,一、二級市場的資金都已蜂擁而至,影視公司、游戲公司、投資機構都在加入到“買買買”的大軍中,IP資源價格也早已飆漲。
而在這“瘋狂”的背后,反映的或許是在當前流動性泛濫的背景下,無形資產正受資產輪動效應影響受到流動性的兇猛“灌溉”,而IP只是其中的一個縮影。
IP大時代
“過去我們可以以比較好的價格拿到比較好的東西,現在我也不知道為什么,突然之間IP就變得特別熱。”天神娛樂董事長朱曄如此感嘆當下資本對IP的瘋狂。
這家最初從游戲起家的公司,正是IP大時代的一個縮影。它見證了IP火爆時代的悄然來臨,從單一的游戲公司向泛娛樂化集團公司轉型,進軍影視行業,同時又成為了搶奪優質IP大軍中的一員。
去年,該公司以其參與設立的基金以13.23億元拿下了電視劇《瑯琊榜》出品方儒意影業49%的股權。在憑借網絡小說改編而成的電視劇《瑯琊榜》熱極一時后,儒意影業的這一價格幾乎已經較上一年翻了一倍。而今年年中,天神娛樂也將推出醞釀多時的《瑯琊榜2》改編的手游,繼續深度開發這一IP的價值。
若在幾年前,即便是在業界,IP這個詞也甚少出現。IP是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縮寫,直譯為知識產權。但如今,作為資本市場中最火熱的一個詞,已經很難用一個準確的標準來為其下定義。而許多業內外人士則已經開始用“滿大街都是”來形容它了,事實上,IP的存在方式多元化,可以是一個故事,也可以是某一個形象,除了常規的音樂、戲劇、電影、電視、動漫等多種類型的產品被看做是IP資源外,現在,競技游戲、體育賽事、連一個明星,甚至網紅都已經是動輒便被稱之為IP資源了。
最先將追捧IP之風點燃的是影視行業,憑借著《花千骨》《瑯琊榜》等IP大劇的火爆,去年也被稱之為是IP元年,而今年則很可能是IP的瘋狂之年。
最近,由《后宮·甄嬛傳》原著作者流瀲紫新創作的《如懿傳》再次刷新了IP的“瘋狂”程度。這部還未開拍的電視劇,在僅宣布了由周迅擔綱女一號后,就已經賣出了天價。兩家衛視分別出價300萬元一集,而網絡獨家版權的價格被售賣到900萬元一集!令人足以感受到瘋狂的是,就在去年,孫儷主演的《羋月傳》單集網絡版權售價才僅僅只有200萬,這個價格在當時也已經算是天價了。
可曾想到這樣的情況放在數年前,還只能被看作是天方夜譚。
十年前,知名的情景劇導演尚敬帶著《武林外傳》主創團隊到中國傳媒大學做活動時,曾有學生在現場向其提了問題:“請問我們國家什么時候能夠拍出《老友記》這樣級別的連續劇呢?”尚敬的回答是:“你知道《老友記》的成本有多少么?最后一季《老友記》共耗資1.8億美元,平均1000萬美元一集的成本。而我們《武林外傳》賣給一家電視臺的版權是多少錢呢?80集加起來也才10萬塊錢。市場的培育需要時間,也許某一天,當我們的市場成熟起來的時候,我們也能拍出這樣的作品。”
一位影視行業業內人士稱:“去年的幾部現象級IP劇都運作得很成功,這給了影視行業很多參與者十足的信心。當前,優質IP受到了太多資金的關注,影視公司受商業利益驅使紛紛對IP劇趨之若鶩,許多影視公司都已經陷入了IP即將搶空,再晚就買不到了的恐慌潮。”
事實上,令人沒有想到的是不僅僅是影視行業掀起了搶奪IP的熱潮,整個泛娛樂行業似乎都已經為IP而瘋狂。
樂視體育不久前剛以27億元的天價拿下了中超的轉播權,而中超賽事則被樂視體育看作是一個超級IP的金礦,此后不久,樂視體育正式公布了B輪融資的消息,本輪80億元的融資創造了互聯網體育公司B輪融資額及估值的新紀錄。
近期被熱議的Papi醬也被看做是推高了個人IP的熱度,盡管以Papi醬為代表的“網紅”們并不是一個商品,但是由于其也是以內容來吸引粉絲,由此衍生出商業價值。在朱曄看來,“網紅”就是一種極致IP的表現,它把IP和人疊加在一起。
內容的話語權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IP能得到如此高的關注正是和商業利益的成功密切相關。
IP往往被認為是位居產業鏈最頂端,通過很有吸引力的內容輸出來獲得影響力,并借此擁有了龐大粉絲群和較高的社會關注度,而這些題材又往往可以包裝成影視、游戲、音樂等衍生產品,為衍生產品開發帶來了盈利的可能。
擁有知名度越高的IP,則意味著其“粉絲效應”越可以放大,其商業價值也愈發突出。而一些頂級IP的商業價值已經屢屢被驗證可實現10億級別以上的利潤規模,無疑更加刺激了這些內容制作公司們的想象力。
尚敬十年前的一番話在眼下正慢慢成為現實,中國的影視產業正在朝著工業化生產的方式高速發展,熱門IP的價值日益凸顯。
以太資本的觀點是,IP運營的核心實為由低變現形態向高變現形態的轉化,同時在轉化中不斷鞏固既有粉絲群、吸引新人群。
華策影視則是早就從IP中嘗到甜頭的影視公司。去年,該公司旗下克頓傳媒出品的《何以笙簫默》熱播,并成功撬動如T2O電商等衍生業務,這也讓華策影視看到了優質IP的巨大商業價值。而今年,被譽為“史上最貴韓劇”之一的電視劇《太陽的后裔》異常火爆,華策影視也是背后最大的贏家,華策影視不僅是《太陽的后裔》播放渠道方愛奇藝的合作方,也是該劇韓國制作方的第二大股東。電視劇IP火爆之后,不僅帶動了播出平臺廣告銷售、付費用戶的激增,也一度導致劇中主人公所使用的化妝品、手表等衍生商品脫銷,而最新的消息時,已經有游戲公司將推出由此改編的手游。
華策影視的副總經理王從表示:“去年公司也提出一個‘SIP’戰略,即Super IP,這里面包含了很多概念,我們自己有一個大數據中心,會做這樣的全方位模型測評。我們希望從大明星、大IP、大制作做新形態,組成多個產品形態這樣產品的矩陣。”
如今,“IP+粉絲經濟”模式已經成為實現電影、電視劇、綜藝、游戲、演藝、電競等多個行業實現用戶價值變現的通用模式,IP對于它們最大的吸引力在于能夠成為流量的入口并具備巨大衍生價值,也這是內容制作企業對于IP趨之若鶩的核心原因。正是這樣的背景,現在,無論是影視公司,還是游戲公司,幾乎都在毫不吝嗇的囤積IP。
“我個人理解IP熱背后有兩個核心原因,第一是供給和需求失衡決定,無論是看電影市場還是互聯網視頻市場需求的市場爆發,背后創作群體創作力和生產效率無法跟上需求快速的增長。第二,中國互聯網視頻消費模式從廣告模式變為付費模式。粉絲愿意為優質的內容付費,導致市面上對超級IP的盲目追逐,這些原因是造成現在IP特別火爆的一個原因。”王從認為。
事實上,游戲公司對IP的熱衷除了商業的誘惑外,則還夾雜著諸多的無奈和現實考慮。
在朱曄看來,游戲能夠通過優質IP的結合有效降低市場推廣費用,也更容易獲得渠道的青睞。而更核心的問題在于,游戲行業的流量過于集中在少數幾個寡頭手中,游戲公司開發的產品要進行推廣異常艱難,而通過成熟的IP開發的產品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解決流量來源的問題。“今天我們看到整個游戲排行榜的前十,大話西游、夢幻西游都是IP類型的。游戲行業很悲催,我們得咬牙不管IP多貴也得買。”
資本的邏輯
越來越多的資金在為IP而瘋狂。除了內容制作公司不惜血本搶奪優質IP的版權開啟“買買買”模式之外,為了批量獲得IP資源,豪購擁有IP資源的相關資產也成為了它們的圈地運動,IP的資本化浪潮也在資本的助推下愈演愈烈。
電影內容制作巨頭光線傳媒從兩年前便已經加大在IP資源上的投入,最新的動作是,4月25日,光線傳媒以3900萬投資鐵血網,直言是為了借此獲得優質軍事題材IP資源。在此之前,光線傳媒已經先后投資入股多米音樂、Echo回聲,成立“彩條屋影業”動漫集團,增資龍視傳媒,成立光威影業等,目的都正是為了獲得優質IP資源。
奧飛娛樂在去年以9.04億元的價格攬下動漫平臺“有妖氣”母公司四月星空100%股權,瞄準了該平臺上海量的原創動漫IP,而幾天前,奧飛娛樂又拋出了一個45億元的增發,有意繼續豪購IP資源。
根據公開資料統計顯示,2015年中國市場共產生IP相關收購42起,其中披露收購金額案例數39起,合計產生并購金額209.59億元,被并購企業行業涵蓋影視、動漫、游戲、小說、藝人等多個領域,平均單起并購金額為5.37億元。
IP資源搶購熱潮也從國內蔓延到了國外。今年1月,萬達院線以近35億美元收購美國傳奇影業公司,而原因之一便是因為傳奇影業擁有眾多IP知識產權,這些IP會對萬達的旅游產業、兒童娛樂行業帶來很大的協同效應。
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一級市場,還是二級市場,都為這些追逐IP資源的機構提供源源不斷的資金來源。“今年一級市場投資最火爆的一定是泛娛樂產業。”提供一級市場財務顧問業務的以太資本創始人周子敬斷言。在他看來,過去幾年,風險投資把大筆的資金投入到了O2O、電商、互聯網金融等領域,它們愿意通過“燒錢”的模式來孵化一些優質企業,但隨著去年資本市場的調整,“燒錢”模式戛然而止,漸漸回歸理性的風險投資開始轉變思路,希望能夠發掘到有成熟商業模式的產業中,而泛娛樂產業這兩年都體現出了良好的變現能力,比如擁有一個優質IP直接就能進行商業價值開發,而無須再像以前一樣去“燒錢”孵化和培育,這對很多資本有極大吸引力的。
而在二級市場,IP的瘋狂則體現得更加淋漓盡致。
去年借殼上市的歡瑞世紀、慈文傳媒,都憑借著IP儲備享受到了二級市場市場熱炒的待遇。歡瑞世紀因握有較多的IP資源而在上市時便享受到了較高的估值,而憑借一部《花千骨》大獲成功的慈文傳媒,在其借殼上市時遭到了市場的熱炒。資本市場追捧之后,影視類公司也借增發、收購等方式獲得了布局IP資源上的資金支持,述出手豪購的影視業巨頭幾乎都是上市公司。
資金蜂擁而至的一個必然結果便是資產價格的水漲船高。
以盜墓文學掌門人南派三叔所擁有的公司南派投資為例,2015年9月,南派投資獲得小米、順為資本和樂視的A輪投資,融資金額達到1億元。今年1月,南派投資再次獲得小咖投資的1億元投資,估值達到15億元,而不到一年時間,估值已經翻了5倍!
“從上市公司角度來講跟進策略,市場被炒成這樣,遇到特別好的東西我們也要去拿,它的價值還是在的。之所以能被炒成這個價值,有它的原因。”朱曄坦言。
在這樣的趨勢下,IP的資本化浪潮也就愈演愈烈,就連明星自身這類IP也被屢屢被資本化。華誼兄弟、暴風科技、唐德影視等公司已經接連對明星IP一擲千金,提前鎖定明星們的未來收益。
而站在一個更加宏大的視角來看當前資本對IP瘋搶的熱潮,可以看到的是,在流動性泛濫的背景下,以IP資源為代表的無形資產,或許正是受資產輪動效應所影響的一個新興大類資產。
按照民生證券研究院執行院長、經濟觀察報首席經濟學家管清友管清友的邏輯,當前宏觀背景下,流動性加速泛濫,形成了資產端收益率迅速走低、負債端成本下降較緩、預期不明朗的形勢,導致投資者行為短期化與杠桿化。在這種情況下,流動性在各類資產中的無序輪換,投資時鐘的經驗失效,取而代之的是資產輪動的新邏輯:流動性洪水將流向所有價值洼地,并迅速將其淹沒,籌碼要瘋搶。
管清友認為,我國財富管理市場的可投資產約100萬億,并且預計將以每年12-15%的速度擴張,但舊的資產池子難以承載如此泛濫的流動性,流動性則已經開始顯露流入無形資本的苗頭,既包括專利、商譽等傳統無形資產,也包括IP、智力、顏值等新興無形資產。
編輯: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