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減項、拆漏項、施工不規范……很多沒有裝修經驗的業主抱怨,裝修陷阱防不勝防,施工合同也是越看越痛。根據以往經驗,以及裝修師傅的提點,今天為大家整理了幾個常見的裝修陷阱,并附上相應對策以見招拆招!
陷阱一:施工規范不清晰
很多業主在看報價單時,關注重點主要放在了單項價格上,而忽視了施工工藝說明。例如施工工藝標準、有哪些工序、用什么材料、什么規格等等。有些裝修公司就利用了業主的這一點,遺漏了一些項目或是更換了一些類似材料,而業主卻渾然不知。
對策
業主在裝修前應該多看一點裝修知識的書或者裝修秘笈施工材料方面的文章,了解清楚裝修施工工藝的各項標準,做到心里有底,就沒那么容易被忽悠。另外,在查看報價單時,要核對清楚施工材料、品牌、規格和等級,注明裝修公司不能隨意更換材料,并落實到紙面上,作為合同的附件,以防后期發生爭議或打官司,這就可以做證據。
陷阱二:單項面積存貓膩
裝修一般都是按面積計算,業主與裝修公司主要討價還價的也是單項價格。單項價格談妥了,業主卻忽略了房子的實際面積,任由裝修公司大概估算了一下,自己認為也差不多是那么大,就沒有在意。其實,在這塊,裝修公司是最常做手腳的,只要把每一個單項面積稍微增加那么一點點,即使單項價格不高,但是總體上,你就要多出很多錢。
對策
談妥單項價格后,業主一定不能嫌麻煩,要找裝修公司的人一起去現場測量每個單項的面積,并且要把尺寸記在本子上,然后算清楚每個單項的總價格和全部單項的總和,形成紙質文件,放到合同附件里。
陷阱三:單項價格被報低
舉個例子,例如地板這項工藝,市面上材料與人工各為20元/平,這一項業主并不清楚,于是業主將材料價格砍到了每平18元,另一邊,裝修公司便在人工費上做了手腳,報出了每平25元的價格。這樣的價格業主一定以為自己是穩賺的,還一邊暗爽,卻不知裝修公司才是贏家。
還有一種情況也是一些裝修公司常用手段之一:拆項。將某些施工項目一分為二,表面上看起來,每項的單價更低,其實費用都是多加了一遍的。
對策
看報價單時切不可只盯著單價看,要將人工、耗損、機械等費用綜合起來看,對于價格出得比市場平均價格還要低的費用,千萬不可竊喜,要弄清楚原因,仔細審查其他項目的價格,洞察其中的貓膩所在。
找出預算單中一些有聯系的項目,像表中的門套和門套線,將他們的總價加起來,然后和市場上同樣的東西比較價格,就能知道里面的問題了。
陷阱四:遺漏某些硬裝的主材
對于硬裝修的主材,有些裝修公司會刻意遺漏某些項目,而有些業主又對主材并不是很清楚,在看報價單時,就會只看個大概,覺得也沒缺少什么,而且整體價格也還合理,就很爽快的把合同給簽了。但是這樣做的后果就是,裝修中業主還要不斷掏錢買主材。
對策
業主應提前了解清楚裝修主材應該包括哪些,要求裝修公司在合同中寫清楚所有主材,以及主材的品牌、規格、等級等。并且要注明是由誰采購,業主或裝修公司。通常比較容易被遺漏的主材是背景墻、吊頂等用于角落的材料。
陷阱五:進場材料與合同不符
雖然在合同上和報價單上寫得很清楚,該用什么材質、什么規格、什么等級的產品,但有的裝修公司為了利益,抱著僥幸心理,甘愿冒險,采購的材料與合同中約定的材料不一致,在進場時,稍微包裝一下,以假作真,而業主又不細心的話,劣質材料就這樣偷偷的進場了。
對策
業主應該要經常去現場監工, 進材料時,要求裝修公司提前通知你到場驗收,并與報價單核對,如果不符合約定,耽誤工期,責任由裝修公司承擔。
編輯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