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行業發展前景,業內都習慣拿潛在市場撐腰,有些潛在市場在幾年后變成了真實的統計數據,而有些潛在市場多少年過去還潛在水下,沒有說服力,智能家居的潛在市場恐怕就是如此,因此,潛在市場不一定是可靠的。
最近,有關智能家居潛在市場的數據頻頻見諸媒體。根據測算我國智能家居潛在市場規模約為5.8萬億元,發展空間巨大;預計智能家居近幾年開始邁入快速發展期,2015年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403億元,至2018年我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將達1396億元人民幣;到2020年,中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將達到3500億元以上。還有很多類似的數據,都缺乏應有的現實支撐。潛在市場,一般以國家人口或家庭數量按照一定的消費比例來分析,大眾消費者或傳統市場適合這種分析法則,而個性化市場和新興市場就風云難測了。
保守估計,智能家居概念為大眾熟知已經超過10年,但一直不溫不火,至少到目前為止大部分家庭離智能家居還有相當長的距離。在已經鋪開的小部分市場,家電類智能家居產品市場份額最高,市場占比超過70%,智能居家系統的比例不到1%。但是由于產品價格和功用性等問題,家電類智能家居設備整體增速較慢。中高端家電產品如洗衣機、冰箱、電視機、微波爐、熱水器基本實現了智能化,但這些產品均只是單品智能化,并非系統化的智能化。即便是單品,可以唱歌的淋浴房、帶電腦加熱功能的馬桶、自動化的窗簾等產品的普及率就非常低。
目前,市場上不少企業推出了智能家裝解決方案,主要利用遠程遙控來實現居家生活的智能化,無論身處家中還是遠在千里之外,打開智能手機上的軟件,就能實現居家生活的來去自如,如提前開啟家中的空調,通過遠程操作為家中的花草澆水,實施監控家中的安全狀態,下雨時遙控關閉房間窗戶,這些看起來很美好的現代化手段普及率卻低得可憐,就連大家非常看好的視頻監控系統都未能在別墅等高端住宅中鋪開。
權威人士分析,智能家居行業實現快速發展需要滿足四大條件,第一是合理的價格水平,第二是良好的用戶體驗和實用的功能,第三是統一的連接標準,第四是智能家居生態的建立。其中,前兩個條件的實現將有助于智能家居單品的快速滲透,前三個條件的實現則標志著智能家居系統迎來大發展時期,四個條件的全部達成意味著一個以智能家居系統為核心的龐大服務市場正式開啟。這樣的分析合情合理,也是智能家居目前普及率的真正原因。
從價格方面看,無論是智能家居單品還是系統解決方案,價格都偏高,并非大眾所能接受,成為了部分中高端家庭的奢侈品,而且這部分家庭不一定對智能家居感冒。撇開價格不說,用戶體驗和使用功能不足也是致命因素,智能洗衣機、智能冰箱基本解決了傳統洗衣機和冰箱的問題,又滿足了消費者更高層次的需要,如冰箱的除霜、溫度自動調節等功能,而智能馬桶、智能淋浴房不僅體驗性差,實用功能也非常有限,不用不會影響生活,使用起來還費時費勁,而且不具有普遍性。比如會唱歌的淋浴房,大多數人在淋浴房待的時間并不長,幾分鐘的時間還播放音樂,不太符合生活習慣。技術不夠成熟影響了統一鏈接標準和智能家居生態的建立。
單品化與系統化,前者不足之處在于功能單一、可擴展性差、和其他產品不兼容、不利于用戶對智能家居的升級等。走系統化發展道路的廠商,重在智能家居系統和生態鏈的打造,根據用戶的實際需求,打造全方位一體化的智能家居系統。系統化的智能家居能夠涵蓋更多用戶需求,同時也帶來了居家品質的提升和時尚快捷的生活體驗。
從發展趨勢看,單品化最終也會向系統化靠攏,走系統化的發展道路。雖然谷歌這樣的大公司推出了智能恒溫器和煙霧報警器單品,但是其發展目標還是奔著系統化去的。不過,潛在市場能在多大程度上以及需要多少時間變成現實數據,還真是一個未知數,在技術都不夠成熟的情況談潛在市場顯然不具說服力。
編輯: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