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看似火熱,隱藏在背后的問題也顯而易見。家居產品由于其特殊屬性,在發展電商方面仍存在諸多問題。對于已經嘗試電商的木門企業而言,走出電商領域的“價格戰”是關鍵。
一、虛假發貨消費者苦惱
到實體店購置家居的消費者在心理上已經有了等待家居生產周期的準備,但網購消費者選擇網購有便捷、快速的原因,他們并沒有預料到送貨周期可能長達一個月。從雙十一過后的退款率及原因可以看出,這些消費者正是對送貨周期太長,而他們沒被告知或者沒注意到感到不滿而選擇退款。部分品牌虛假發貨,讓人質疑這些購買記錄是否都是企業“刷”出來的,以制造出虛假的品牌盛況。
二、利潤低商家得不償失
不少商家表示,即使雙十一單天銷售火爆,數字驚人,然而利潤卻很低。在銷售過程中,例如天貓的活動宣傳的成本或提成高已經有公開的數據,除此外,為了迎合天貓對活動價格的要求,產品的定價比日常低,配合送贈等活動,成本的提高與價格的降低雙管齊下,利潤空間非常狹小。有商家哭訴,一個活動從前期到最后收款的整個流程下來,只賺幾百塊,連客服的工資都不夠付,大家卻付出了大量精力,得不償失。
三、物流服務導致差評
商家獲得了大量的銷售數據的同時也獲得大量差評,由于電商本身就無法滿足消費者在購買家居時的“眼見為實”、觸感等體驗需求,消費者只能從購買評價中獲知產品的信息,這些差評與不利評價對后面的日常銷售影響很大。這正如所有行業或國家的高速發展后總有以破壞換發展的、難以彌補的問題。
四、木門企業如何電商化
隨著電商的發展,木門企業也難擋這種趨勢,對于發展電商的木門企業而言,以上幾大問題需要同樣重視。對于如何解決網購的后顧之憂,業內人士表示:網店展示空間無限大,同時可面向全國銷售,這是實體店難以比擬的。但消費者在網店上選木門產品,對尺寸、工藝、材質等信息難以掌握,因此電商應提供相關信息的標準化服務。要想做好網絡銷售,售后服務必須要跟上。企業應該走出價格戰這種越賣越虧的怪圈,在互聯網+時代,木門線上銷售和線下服務應同時努力,更好地為消費者服務。企業不會做沒有利益的買賣,維持健康的業態需要大企業的領頭、中小企業的響應。
編輯: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