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家家居行業調委會成立
首家區縣級家居建材人民調解委員會近日在北京朝陽區成立。其主要職責為調解家居建材企業之間、家居建材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發生的合同、侵權等經濟和民事糾紛;基層人民法院委托的與家居建材相關的糾紛,并在調解中進行法治宣傳。
據介紹,目前家居建材行業的消費糾紛呈現出專業化、復雜化、疑難程度高等特點,同時由于涉及環保、健康等問題,也關系著消費者的人身和財產安全。
此外,該委員會聘請了8位建材行業的專家為顧問,分別就職于國家家居及室內環境質檢中心、中國建筑材料研究院、中國建材檢驗認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陶瓷商會、北京百萬家園室內裝飾監理公司,作為消費調解的專業支持力量。同時,在各行業及消協基層分會選聘15名人民調解員,組織人民調解員的培訓、考試并頒發證書,制定各項工作職責和工作紀律。
質量問題成投訴焦點
據了解,近幾年,家居建材投訴成了工商局申訴舉報的新熱點。有統計數據顯示,在所有咨詢申訴中,涉及手機、家用電器、家具建材方面的糾紛位列投訴排行榜前三位,分別占到了投訴總量的30%、20%、15%左右。
同樣是多年投訴熱點的家用電器,一直以來問題顯得尤為突出,特別是空調、冰箱等季節性較強的產品,使得“送貨不及時、安裝不及時、維修不及時”成為了消費者申訴的主要問題。此外,“過保”產品的維修收費過高也是家電投訴的一大熱點。由于國家對此沒有明確的收費標準,消費者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尤為重要,通過協商事先約定好價格遠比事后“扯皮”容易得多。
值得注意的是,家居建材方面糾紛雖然一直是近年來消費者投訴熱門,但目前已有越演越烈之勢。據悉,家居建材方面投訴主要有家居表面起皮、開裂、有色差、結構松動,變形等質量問題經營者不給予相應的修理、更換和退貨。同時,還有建材甲醛超標;建材出現質量問題,經營者不給予售后服務;木地板或瓷磚有色差,經營者不予更換等問題,一直以來都困擾著消費者。
此外,受促銷、裝修工期等因素影響,木地板、家居等家裝常常存在提前付款、延期收貨或驗貨的消費時間差,很大程度上也促使了家居建材糾紛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