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消費者越來越注重自然、環保、健康的家居生活,追求回歸大自然的家居的環境。在選購家具時,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把眼光投向了使用原木制作的實木家具,其漂亮的原木色澤、清晰的紋理、綠色環保實木家具憑借其天然之美和環保功能,越來越受消費者歡迎。家具所用原木越多,有害化學物質就越少,自然更環保。為“平衡”原木漲價與降低生產成本的關系,有一些商家借用各種伎倆來“維護”家具的實木“身份”,“實木家具”不實在的現象越來越多,在此,教您如何破解此類家具玄機。
市場上比較常見的“假實木”的做法有三類:
第一類是最普遍的:在家具表面貼一層實木皮,從表面看和純實木家具極為相似,但使用壽命比實木家具短。這是一種最常見的偽造方法,鑒別起來也相對容易。由于是貼面,家具表面木紋清晰但不規則,家具板材結構正反面的紋理不能對應。消費者在購買時,只要細心加以觀察,對照板材正反面木紋結構,就可以輕而易舉辨別出來。
第二類做法:將經過深加工處理過的實木小條拼接而成的“指接板”作為純實木家具的基材,再在表面貼上一層實木皮,此種方法更具欺騙性。有的商家打著某某貴重木材家具的名頭,推銷所謂的純原木家具,其實基材使用的是另一種相對便宜的木材,魚龍混珠。不知底細的買家往往以為整個家具都是這種名貴木材制成的,花了冤枉錢。
而第三類是市場上新近出現的伎倆更高、消費者幾乎發現不了的偽造做法。這類家具正面與反面的指接紋路截然不同,就連指接紋路的位置也不對應,加工伎倆是板材正面與反面是薄薄的指接板,而板的中心位置卻是各種膠合板或各種廢木料。
銷售這三類冒牌“實木”家具,若沒有向消費者告知實情,是對于消費者的一種欺詐行為。對此,消費者在購買實木家具時,一定要看仔細辨別,謹慎選購。
一問、二看、三敲、四聞——專家教您辨別純實木家具
針對目前實木家具市場上存在的魚龍混雜現象,消費者究竟應該怎么辨別純實木家具呢?行業專家給消費者列出了幾個關鍵步驟:
首先,認真詢問家具的柜體與門板是不是“全實木”結構,使用的是何種實木板材,是純原木板材,還是實木指接板或者實木復合夾板,是否使用了密度板或刨花板貼木皮;
其次,看家具柜門、側板、擱板等主料表面紋理正反面是否一致;
接著,用手分別叩敲幾下柜門和柜體板,實木制件則發出較清脆的聲音,而人造板則聲音低沉。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聞一下家具內部,多數原木板材帶有樹種的木香氣,松木有松脂味,柏木有淡香,樟木有很明顯的樟木味……但纖維板、密度板則會有較濃的刺激性氣味,尤其是在柜內或抽屜內,兩者比較容易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