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 由中國建材雜志社策劃組織并承辦,由中國建材聯合會主辦,中國建材集團、中國中材集團、北京金隅集團、天津建材集團、上海建材集團聯合主辦,北京炭寶集團、白山東北亞新型建材公司協辦的“首屆中國建材業年度經濟論壇”在北京隆重舉行。全國建材行業的600多位代表齊聚一堂,共商發展大計。
建材業素有“百業基石”的稱謂,自古以來就是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產業,特別是改革開放的30多年來,建材業的迅猛發展,為國家經濟的高速發展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今天,中國經濟進入結構調整的新常態,曾經功勛卓著的建材業,更要承擔起轉型升級的艱巨使命。本屆論壇以 “2015—產業轉型升級”為主題,通過主題演講和主題對話,匯聚全行業的智慧,梳理轉型升級的方向、路徑和目標,推動建材行業轉型升級向縱深轉折。中國建材聯合會指出,本屆論壇是全國建材行業首次經濟論壇,是在當前形勢下建材行業一次研究經濟工作、具體提出轉型升級的轉向目標和支撐點趨向的一次盛會,帶有對行業改革發展的指導性與牽引性。
氣勢恢宏的主題片《光榮使命》的播放拉開了本屆論壇的序幕。片中回顧了中國建材業走過的36年輝煌歷程,并從信仰的力量、聯合的力量、科技的力量、市場的力量、資本的力量幾個角度,對中國建材業歷史性產業大轉型進行了全景式掃描。
中國建材業36年的輝煌歷程有目共睹,同時也面臨著轉型升級的艱巨挑戰。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會長喬龍德發表《全力推進建材業轉型升級向縱深轉折》主題演講,系統地闡述了建材行業轉型升級的方向、路徑和目標,為全行業描繪了轉型升級的路線圖。
即將開始實施的國家“十三五”計劃,明確了宏觀經濟調結構的各項任務,國家發改委規劃司司長徐林在題為《國家“十三五”規劃與建材業轉型升級》的主題演講中詳細解讀了在宏觀經濟調整轉型的大背景下,建材業如何轉型升級的重要思路。
建材業是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和房地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十三五”期間,建筑業和房地產業的走勢,將對建材業產生重大影響。國家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以《“十三五”建筑業、房地產業走勢與建材業轉型升級》為題,通過大量的數據闡釋了房地產業和建筑業的現狀及未來的走勢,為建材業傳遞了及其重要的市場信息。
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宋志平作《創新與轉型是企業首要任務》主題演講。他在其中闡述了一個重要觀點:經濟新常態給企業的發展帶來無限遐想和現實機遇。如何適應新常態,運用好創新驅動,完成轉型升級實現華麗轉身,是建材企業家們要特別關注的一個重要主題。
眾所周知,中材集團是建材行業成功“走出去”的一面旗幟,中國中材集團董事長劉志江就以《加快國際化戰略實施 抓住對外投資新機遇》為題,結合切身感受,闡述了抓住國際產能合作機遇、成功實現國際化轉型的經驗和觀點,再一次應證了“一帶一路”是建材業轉型的重要機遇。
在論壇的第二個環節——“主題對話”中,三組對話嘉賓分別圍繞“完善社會服務功能,優化結構,向‘效益型’轉化”、“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升級,推動先進產能踐行‘一帶一路’”和“培育產業聯盟,聚集市場資源,打造協同平臺,引領中小企業創新轉型”三個話題各抒己見,交流觀點。
完善社會服務功能,優化結構。北京金隅集團常務副總經理李偉東談到,為了契合北京城市功能定位的變化,北京金隅集團的產業轉型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就開始了。首先是產業板塊的轉型調整,從單一的磚瓦回砂石制造業轉型調整為建材制造、房地產開發、物業投資管理等產業鏈式產業結構。同時實施傳統的建材制造業向“政府好幫手、城市凈化器”的社會服務功能轉型,也可以稱為向綠色生態產業轉型,并于“十二五”初期制定京津冀一體化協同發展戰略,目前已經完成戰略布局。天津建材集團董事長胡景山談到,天津是物流之城,不適合發展建材制造業。所以轉型目標就是逐步壓縮建材制造業,徹底退出落后產能,大力發展建材商貿流通業和生產性服務業。上海建材集團董事長邱平談到,上海建材集團的轉型側重于資產經營和資本運作,著力發展混合所有制,一些不適合國有控股經營的企業,企業經營權甚至控股權都轉讓給民營投資者,激發了市場活力,國有股本也獲得比較好的收益。安徽海螺水泥股份公司總經理吳斌認為,傳統水泥業的轉型有三個方向: 一是效益型,成本不斷降低,消耗不斷減少,效益不斷增長。二是環保型,大力發展協同處廢事業,作環境凈化器。三是外向型,按照習主席描繪的一帶一路路線圖,向南投資東南亞,向西投資斯坦國。未來的海螺是世界的海螺。
這4家企業的轉型實踐說明,黨和國家提出的“京津冀一體化協同發展”、“一帶一路”、“發展生產性服務產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等等重要戰略,都是新常態下的必然選擇。
科技的力量支撐建材新興產業異軍突起。徐永模談到兩化融合與中國制造2025,指引了中國建材制造業高端化、綠色化的道路。武漢理工大學校長張清杰提出,高校要成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搖籃,為建材新興產業的異軍突起培養后備人才。凱盛集團董事長彭壽談到全球配置科技資源,在玻璃產業的各個領域激活“中國創造”的超大能量。中材國際股份公司宋壽順談到,從全球配置資源到全球領先,要立足于在國際產能合作中確立“中國標準”的話語權。天津北玻玻璃工業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高崎則提出“中國制造”只是追趕國際先進標準,“中國創造”才是引領國際先進標準。“中國創造”是企業創新轉型應堅守的根本理念。“原創精神”才是建材制造業轉型高端化智能化最強大的引導力,也是從根本上抑制經濟效益下滑、擴大國際產能合作的法寶。
我國上萬家建材企業中70%以上是中小企業,這個數字龐大的群體是創新轉型的重要部分。第三組對話嘉賓中國貿促會建材分會副會長、中國摩擦密封材料協會會長王耀認為,協會的使命之一就是引導企業重組市場資源,引領轉型方向,探索轉型路徑,增強市場競爭力??萍疾靠稍偕茉磁c新能源國際科技合作計劃辦公室副主任趙剛提出,中小企業創新轉型需要項目、資金、人才的支持,政府和行業組織應著重在這些方面提供幫助。北京炭寶集團董事長崔寶玲認為,從立窯助燃劑到秸稈產業綜合服務商,炭寶公司的轉型經歷說明一個大道理,順勢而動才能成功轉型。白山東北亞新型建材公司總經理潘長發談到,創新轉型的立足點是以人為本,作為新型環保建材制造商,我們的目標就是為廣大家居消費者營造綠色環保、無毒無害、安全舒適的生活環境。中國新型房屋蒙古國市場共同體執行主席邱玉東提出,國內市場供大于求,國際產能合作商機無限。中小企業要以“聯盟”的方式,增強綠色建材“走出去”的成功概率。
中國建材雜志社作為中國建材業最早創刊的主流媒體,承擔起了時代傳播者的神圣使命,從1995年起,他們評選出的行業年度新聞人物、十大女杰、科技人物,就是見證行業前進足跡的中國建材業傳媒大獎。在本屆論壇上,北京金隅集團原董事長蔣衛平、中國建材集團副董事長姚燕等22位行業精英代表歷屆“中國建材行業十大新聞人物”和“中國建材行業十大女杰”、“中國建材行業十大科技人物”上臺接受表彰。率領中國建材集團和國藥集團雙雙進入“世界500強”的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宋志平因16次當選行業十大新聞人物,榮膺“中國建材行業十大新聞人物終身榮譽獎”。
論壇同期舉行了由中國建材聯合會評選出的“建材行業轉型升級成效顯著企業”頒獎儀式。此外,論壇圍繞產業轉型升級的主題進行了多層次的論述和對話,形成了建材行業轉型升級向縱深轉折的共識,基于此,中國建材聯合會秘書長孫向遠代表論壇全體與會代表宣讀了《建材行業轉型升級向縱深轉折倡議書》。
作為建材行業的年度盛會,本屆論壇共有超過500位來自全國各方的與會嘉賓,包括政府協會官員、企業領導、大專院校代表等,并吸引了多家媒體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