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多元化趨勢漸顯的地板市場上,電子商務模式的異軍突起讓不少企業看到了發展的希望與此同時,部分一線品牌在電商方面的規劃愈發頻繁也使得地板電商逐漸成為行業內的熱門話題。但是最為一個新興的時代產物,電子商務模式在國內還仍處于初級階段,因此地板企業在進軍互聯網領域之際,還需理性。
地板企業征戰電商市場受阻
互聯網時代,電子商務的飛速發展正在改變著越來越多地板企業的發展重心。對于一個在國內發展了近三十年的傳統產業而言,地板行業時下正需要新鮮血液的注入。然而縱觀當下地板市場,企業在電商領域的發展并不成熟,在漫漫電商之路上,到底是什么阻礙了企業的發展?
電商平臺一般把產品分為標類和非標類,家裝主材中的燈、五金電工等相對成品化,對運輸、服務依存度低的產品為標類,被電商顛覆的最早,也最深。壁紙、涂料等也偏標類網上銷售份額上升也很快。而地板行業在電商的發展過程中,由于長短途運輸比較麻煩也使得整個行業在2015年這個O2O縱深發展的元年遭遇到了尷尬。
地板企業需協調線上線下的發展
對于很多發展電商業務的地板企業而言,經銷商是電商戰略的一個重要的環節因此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電商和線下經銷商應該是打通的,電商部利潤多少,經銷商利潤多少,這樣協調好利益分配的做法,才是調動線下經銷商積極性,推動線上發展的關鍵。在其他行業中,索菲亞、好萊客、志邦等因其測量設計對經銷商的嚴重依賴,從觸電之初,均以規劃好電商部和經銷商的利益分配,得以一上來就是直插線下的O2O布局。
反觀地板企業由于非訂制產品,屬性上更接近標類產品,只是運輸、短途、上樓拖了電商發展的后腿。從經銷商層面看,其在后續服務中僅提供了測量和安裝,這兩件事的技術含量相當容易被第三方顛覆,目前有六家第三方安裝公司與天貓合作,均提供地板安裝服務,按照目前地板電商低價競爭的態勢下,按傳統企業不見兔子不撒鷹的思維,沒有遠期戰略規劃的情況下,經銷商很難憑目前的服務模式,從電商環節中分一杯羹,能享受電商返利的經銷商并不是自己的勞動增值所得,而是地板企業比較大方。
在新舊模式的交織下,考驗地板企業的不僅僅是對于時局的洞悉能力,也是其協調新舊模式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地板企業唯有將線上線下利益分配好,才能在進軍互聯網領域的道路上走得更為平穩。
編輯: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