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有需求的地方就有市場,有市場就有開發的潛力,有潛力就有前景。這是企業在開發一個全新市場的基本前提。在國內,業內人士都能看到地板市場巨大的發展潛力,隨著近年來,各路人馬的紛紛跨入,一時間國內的木門市場“熱鬧哄哄”。市場被無限放大,各類品牌無限增多,伴隨著發展的膨脹,國內地板行業市場弊端“鋒芒畢露”。
一:國內地板市場大,進入門檻低
一直以來,地板行業進入門檻低,眾多經濟實力不強、管理模式落后,工藝品質標準低下的公司蜂擁而起,在市場上以低價沖擊,并迅速成長,在行業市場形成鋪天蓋地態勢。迫于競爭生存壓力,一些二線品牌也放棄了基本的定位原則,隨行就勢委曲求全,開始降標準、降價格,加速了行業生存危機。降價背后是降品質,降品質就會傷害市場,毀掉品牌,二是工程投標,競相壓價,其結果是損人不利己,無利可圖,競標價格低于其成本,只能是降低質量。以次充好,品牌產品受壓。形成一個無奈的惡性循環。
相關人士透露,我國的地板行業盡管已經有一些知名全國的大品牌,但總體上中小型企業占多,行業集中度較低,地方品牌偏多,全國性的品牌較少。發展歷史短、本身屬于集成產品且有個性化要求、與建筑物等其他產品銜接度高,是我國地板產品標準缺失的主要原因。
二:市場品牌雜而亂,產品同質化
隨著近年來,地板市場品牌數量的增多,大大小小的企業成千上萬家,市場上的地板種類也多而繁,產品同質化也嚴重泛濫。消費者對此,也是頗有怨言。
雖說產品同質化通常被看成是行業競爭成熟的標志,達到產品同質化之后,不同廠家之間產品的差異只在品牌,各廠家之間展開廣告戰,從真實的產品差異競爭變成虛無的品牌競爭,最終結果是,只有達到一定的產品規模的廠家能夠在競爭中生存下去,新進入者或者不能達到規模的廠家被排斥在市場之外。
因此,地板企業要明白,同行無同利,地板企業需從自己服務及產品質量上下大功夫,注意開源節流成本控制。或一個產品制作出幾個檔次的來,分個高中低,穩住自己產品市場!提升企業的創新能力才是突破市場同質化局面的唯一途徑。
總的來說,近來國內地板行業進入相對平緩階段,突破行業弊端就成各大企業的共同目標。同時地板企業需摒棄,多養些孩子,不一定那一個孩子一旦出息了,自己也就賺了的這種心理。一般來說,在這種心理支配下,許多企業會同時或緊跟著推出一些換湯不換藥的新產品,結果造成孩子養了不少,卻一個也沒有培養成才。產品各個營養不良,各個長的一樣。這樣下去,只會陷入發展的怪圈中無限循環下去。
因此,對現在的地板企業來說不要再急著出新產品了,先把庫中的新產品原材料盤點一下,先從非常具有競爭力的產品入手,提升產品創新能力和產品質量,才是企業制勝市場的唯一途徑。
編輯: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