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隨著門窗品牌的不斷涌現,市場競爭越發激烈,很多企業都大手筆投入到營銷當中,這讓不少企業慢慢感覺“吃不消”。因此,如何降低營銷成本這一問題值得每個門窗企業深思。
低成本營銷的核心內容:就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不大肆在廣告宣傳等方面上做過多的花費。應該充分利用自身的優勢資源,找準適合自己的細分市場,然后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優勢,擴大自己的市場份額,以期達到差異化營銷的效果,循序漸進地拓展市場,擴大銷售業績。
一、妥善處理合作關系
處理好投入與產出的關系: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大環境,效益最大化地利用好每一筆資金是門企進行低成本營銷首當其沖的第一要素。有些門企在剛開始開拓市場的時候,往往首先想到的是花錢做廣告來達到招商的目的。但在現而今廣告鋪天蓋地的情形下,廠家做的廣告,目標客戶的比例占多少?究竟有多少人在看你的廣告,記住了你的廣告?其效果又如何呢?
尤其是在門企資金預算不足的情況下,這個問題必須認真考慮,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和收效不大的支出,把有限的資金用在更有實效的事情上。建議一些二線門企不要把重金壓在大型央視廣告上,要避實就虛,不與立邦等一線品牌正面沖突。將資金用在如何提高產品質量、如何實現有效營銷、終端攔截、小區推廣以及如何為經銷商提供有效價值服務等方面。減少在廣告等方面的支出,加強對經銷商的投入,提供給經銷商具價值、具競爭力的服務等。
二、謹慎選擇經銷商
經銷商的選擇:許多門企在代理商的選擇方面饑不擇食,往往只注重經銷商首批回款的金額數量,沒有顧及到經銷商其它方面的實力。許多門企都是將貨物賣給經銷商后就不聞不問,結果導致了開發一批,倒下一批,使得門企銷售成本居高不下。
要想長遠發展的門企,在選擇代理商時一要看經銷商的實力,二要看經銷商的理念,三要看經銷商銷售網絡的分布。
有資金實力的經銷商才有操作市場的能力;有理念的經銷商才能保證會與企業同甘共苦,按照市場規律操作市場;銷售網點多的經銷商才是做大、做強的根本保障。門企才能將產品借助經銷商的網絡分銷進入終端店面。
門企可以充分地將經銷商的網絡變成自己的網絡,真正地培訓這種網絡,真正使網絡發揮作用。門企在有效使用銷售網絡的同時,還可以不斷地組織代理商及分銷商進行業務培訓,提高他們自身的素質和業務水平。這樣不僅密切了廠商關系,而且還能使產品銷售業績不斷擴大。
三、產品主副結合
主輔結合,產品營銷新舉措:面對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門企應制定一整套產品作戰配合方案,充分挖掘自己產品的市場潛力。將具市場競爭力的主打產品作為主要利潤來源,其他產品則作為輔助產品,輔助產品必要時也可為主打產品保駕護航做為犧牲產品。比如,買面漆送底漆。這樣,雖然在市場競爭中犧牲了某個產品,但擴大了主打產品的市場份額,主推產品銷售額的增加必將為企業贏得可觀的利潤。
四、全面壓縮成本
渠道費用的降低:銷售費用的產生主要是由渠道費用所組成的,而渠道費用又主要是通過經銷商之手花出去的,例如給經銷商的銷售返利、進貨獎勵、通路費用等等。
門企之所以投入這些渠道費用,是想試圖以這些有限的投入,來換取更大的銷量和利潤。做生意,投入自然必不可少,無本何生利?但是,現實往往不以我們的良好意志為轉移的。近年來,出于種種因素的影響,門企每年花出去的渠道費用越來越多,有時候前腳賺回來的利潤,后腳就被當作渠道費用花了出去。并且,在有些企業,渠道費用和銷量之間,已經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銷量完全由渠道費用在支撐,若是渠道費用一撤,這銷量也就隨之下跌。
在許多經銷商看來,管廠家要渠道費用已經常態化了。至于廠家是否賺錢,就不是他們所要關心的范疇,反正廠家多的是,即便是當前合作的這個廠家倒了也沒關系,后面有的是新廠家排著隊的來。所以,經銷商會毫不留情的,變本加厲地向生產企業伸手要費用。
在常規情況下,廠家一般是以產品為核心,給經銷商帶來利益的。其實,這只是廠商之間一種較為簡單和原始的利益形式。絕大多數廠商的合作都是建立在這種利益形式上,利益形式上高度同質化,也沒有差異化特色。
廠家要從經銷商的問題著手,通過為經銷商提供有價值的服務來達到差異化營銷的目的,以提升經銷商的市場競爭力。比如,廠家可以對經銷商進行經營技巧的傳授、培訓經銷商的業務人員以解決經銷商的管理難題、幫助經銷商建立適應當地市場的盈利體系、設計符合當地消費的產品結構等工作,幫助經銷商解決其自身問題所在。
加強廠家與經銷商之間的業務溝通,強化業務人員對市場的服務是實現低成本營銷的最佳手段。廠家為經銷商提供全方位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務,為經銷商和消費者提供有效的價值服務(比如無氣噴涂、遮蔽等服務),幫助經銷商將這些價值服務轉化為利潤,確保商家與消費者滿意是最直接的、也是最有效的廣告宣傳。
至于渠道費用方面,廠家要做的便是將讓出的部分利潤規定經銷商必須投入在終端的店面競爭力、終端促銷、小區廣告、油木工基金等層面上,而不是像以往一樣直接變成了經銷商的利潤,從而真正地做到廠商共贏。
"微博打假"在木門行業盛行
在維權意識逐漸普及的當下,"微博打假"等全新的維權手段成為了新時代木門市場的一抹亮色。隨著網路和數碼科技日漸進入人們的生活,打假手段也逐漸變得更加科技化和數字化。最近幾年"微博"大熱,通過微博爆料來"打假"也逐漸成為維權的一種重要手段,成功案例數不勝數。有很多木門品牌開設網店,就是想從自身做起來"打假"。因為電子商務的發展,各種雜牌經銷商無法在網絡上統一管理,如淘寶,充斥著大量的假冒品牌產品。
微博在表現出強有力的社會號召力方面是不容小視的,很多木門企業在今年每次辦活動除了主流媒體宣傳,也會通過微博發布消息,微博的宣傳有針對性,對木門品牌推廣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廠商也重視自己品牌在微博上的聲譽,這才造就了微博打假的盛行。"某木門賣場負責人這樣介紹。微博的流行,讓木門企業建立了與業主更為廣泛的交流圈,在獲得廣大"粉絲"的同時,也增加了自身曝光度,在很大程度上,也對商家誠信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少木門企業負責人都表示,"只有微博好評多了,轉發多了,企業才會越發興隆。"
木門行業應培育民族品牌 抗衡國外洋品牌
一、國產木門難走出去
當前,國內木門市場正面臨著兩大難題:一個是產量全球最大,但競爭力卻很弱.從全流通和競爭力來看,大而不強的病灶更是暴露無遺。國產木門難于走出國門參與國際競爭,基本都在國內中低端市場扎堆血拼,且競爭方式也盡顯“小兒科”,主要表現為競相壓價,采取非正當促銷,甚至以偷工減料降低成本等手段爭奪市場份額,以期擺脫產能嚴重過剩帶來的壓力。
二、洋品牌綜合市場
另一個是洋品牌縱橫國內高端市場,本土品牌屈居下風。綜觀木門高端市場,能真正走向世界、叫得響的產品基本上都是外資企業,但市場定價權微乎其微,市場話語權氣若游絲。再從應用領域看,航天航空、高鐵、軌道交通、汽車制造、高端家具生產等,基本也是洋品牌的天下,國產木門很少染指。
為縮小國內外木門差距,行業亟需進行資源重組整合,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將規模優勢真正轉化為產業優勢。要組建若干覆蓋產業鏈上下游的大型企業集團,研發新工藝新技術,打破發達國家技術壟斷;改良木門生產工藝,化解高成本困擾;培育民族品牌,在全球范圍內抗衡洋品牌。
編輯201504